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Brumas del Zurquí Estate, Costa Rica




莊園名稱: Brumas del Zurquí Estate
品種:Caturra 和 Catuai
海拔高度:1200~1600m
處理方式:miel




哥斯大黎加的Brumas del Zurquí坐落於中央山谷地區,原文意思是「充滿雲霧的山谷地」。




莊園的主人Carballo家族,自1880年開始就在這個氣候多變的地區從事咖啡種植的工作,在海拔1350~1500公尺之間栽種著Caturra和Catuai品種各約佔一半,以一種被稱為蜜處理的的半水洗處理技法聞名於世。









莊園裡對於咖啡的採收方式非常講究,會以甜度計來測量最佳的甜度,另外也會配合天氣的狀況來調整採收的手法,也難怪Brumas del Zurquí所出產的咖啡,在近幾年來聲名鵲起,履履在杯測賽事中取得耀眼的成績。








生豆的味道帶著點淡淡的蜜香。

經過Miel手續處理後的咖啡豆,因為在處理過程中保留了如糖漿般的黏液,而在發酵的過程中被咖啡生豆所吸收。因此在之後的乾燥過程中,能夠讓咖啡豆本身的甜味更加飽滿且具有質感。

因此,Brumas del Zurquí的咖啡帶有巧克力糖漿、香草、榛果以及淡淡的檸檬香。

就處理的手續上來說,Miel處理法有點類似巴西的半水洗,但在設備上與實際操作上卻有著很大的不同。Miel處理法的耗水極少,幾手不需要用到水。而且在去皮的裝置上,Miel處理法的去皮機也較一般半水洗的更加精密。並且在發酵的過程中,由莊呈主的依據杯測結果不斷的進行微調,以確認咖啡發展出來的風味究竟如何。










Brumas del Zurquí細膩的口感,如同蜂蜜般的甜味,以及成熟果實般鮮美的酸,再加上清新的花香,一舉讓Brumas del Zurquí在2006年贏得了哥斯大黎加最佳咖啡的殊榮,同時也是對Caraballo家族為了提升咖啡的生產品質而不斷付出的最大激勵。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Ethiopia Yirgacheffe Konga Coop.



衣索比亞是咖啡的發源地,除了國境內保有相當豐富的阿拉比卡咖啡原生林之外,從古至今就是咖啡出產非常重要的國家。而衣索比亞悠遠的人文背景,數百年來吸引了眾多的學者前往研究,包括人類學、考古學、植物學、宗教學等等,足見衣索比亞這個文明古國,不儘只有咖啡,也充滿了傳奇故事。

衣索比亞的咖啡,最有名的算是西南部地區Kaffa森林,當地的民眾讓咖啡生長在原有的環境當中,只在需要的時候進到森林中摘取,或者是在原生林中進行適當的修剪,使咖啡樹可以得到適量的陽光以利生長。

另外一種更大宗的生產方式,則是把咖啡種植在自家的耕地裡,除了咖啡之外,耕地中也同時種植其它作物,這是衣索比亞咖啡的主要生產方式,約佔出口量的一半。

當然也有以國家做為主導,利用系統化的管理來進行咖啡種植的農場,但為數就比較少一點了。




Yirgacheffe,這個位於衣索比亞南部的地區,以出產具有濃郁花香且帶有豐富的水果調性的咖啡著稱。

這次我喝到的正由該地區的KONGA合作社出產,以水洗的方式進行處理的咖啡。



一般來說,經過水洗處理後的Yirgacheffe,更能表現其豐富的香氣、飽滿的花香、繽紛的水果風味。

Konga合作社由為數眾多的小農場組成,這些小農場的耕種面積平均約1.25公頃。除了種植咖啡之外,同時也栽種其它作物,而且在咖啡樹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農藥或肥料。這個合作社位於Yirgacheffe山區中海拔高度約6000呎的位置,因為鄰近Konga河流域,所以也沿用它的名字,做為自家咖啡的象徵。



產區:Yirgacheffe, Ethiopia
生產者:Konga Coop.
品種:當地原生種
處理:水洗法
海拔高度:6000呎(1850公尺)




Konga的入口的時候帶有一些些薑花的香氣,之後則轉為細緻的柑橘類的果香口感,略帶有淡淡的桃子般的甜味,殘留在口中的尾韻如同蜂蜜般的香甜。

是隻非常值得細心品味的咖啡。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絕代風華,台北賓館

_J083167

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漢.李延年



雖然和台北賓館沒有什麼關係,但一提到台北賓館,我第一個冒出腦海的竟然是李延年的這闕詞。

台北賓館,在日治時期為日本總督的官邸。

明治32年(西元1899年),在當時的第四任日本總督兒玉源太郎的主持下,日本總督官邸開始動工。一方面拆除台北古城牆做為建材,另一方面蒐集文物做為裝飾之用。這棟建築費時兩年,於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完工,費資21萬7000日元,因為耗費實在太大,在當時引起一場物議。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來談談咖啡生豆處理法




所謂「咖啡生豆的處理法」,指的是將咖啡從果實製成生豆的過程。

採收完成之後的咖啡豆需要經過繁複的處理手續,才能被精製成為咖啡生豆。精製後的咖啡豆,將容易腐壞的內外果皮及果肉去除之後,再將種籽取出;一般來說,五公斤的咖啡豆約可精製成一公斤的生豆。精製後的咖啡生豆也被稱為「Green Bean」。

目前常見的咖啡精製方式有三種,日晒法、水洗法及綜合上述兩種的半水洗法。








一、日晒法:

咖啡豆採收後,經由自然乾燥法使之乾燥,原本鮮紅色的咖啡豆會因此變成黑色的Dry cherry。經過這個處理程序的咖啡豆含水率將大輻降低至11~12%。日晒法的進行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將採收下來的咖啡豆平攤在露天日晒場所,以陽光曝晒乾燥數日便可。為了使咖啡豆乾燥度均一,也為避免咖啡豆發酵,在曝晒的過程中需要不時的翻動,如同台灣農家的「晒穀」手法。

在進行日晒處理的期間,除了要對咖啡生豆進行翻動攪拌之外,入夜後還要再蓋上一層防水布阻擋夜露。通常如果咖啡豆的成熟度夠高,則在幾天的日晒之後可以再進一步的進行精製,如果咖啡豆的成熟度不夠高,可能需要一個禮拜或更久的時間才能乾燥完成。

除了自然的日晒法使之乾燥之外,近年來也有利用大型機械來進行咖啡豆脫水的手續。

經過日晒或機械乾燥的咖啡豆會再經過去除果肉的手續,將已經變成黑色的堅硬果皮取下,而成為咖啡生豆,取出之後的咖啡生豆再經過挑選、分級,才會運送到市場上待價而沽。

日晒法的處理方式優點在於成本低廉、作業單純且不需要複雜設備,因此過去幾乎所有的咖啡生產國都以這樣的手續來處理生豆。但這樣的處理方式最大的缺點是受制於天候條件,且且花費的時間較長,而且也容易混雜過多的瑕疵豆或雜質。

現在除了少數幾個國家之外,幾乎其它國家都已經改用水洗的方式進行生豆處理。維持著日晒處理法的國家有巴西、衣索比亞、葉門、玻利維亞等國。其中衣索比亞的哈拉摩卡、葉門摩卡都是著名的日晒咖啡豆。







二、水洗法:


水洗法創始於十八世紀中期,為目前主要的咖啡生豆處理方法,盛行於中南美洲各國。

不同於日晒法後將果肉去除,水洗法的生豆處理方式在一開始就將果肉去除,接著將去除果肉的咖啡豆存放在發酵槽中去除殘留的果膠和黏膜,最後再將清洗乾淨之後的豆子烘乾,經由此法處理完成的咖啡生豆,含水率約在12~13%。

水洗法一開始便將所有咖啡豆放入水桶中進行篩選,且於接下來的過程中不斷的將未熟豆及瑕疵豆提早去除,這是水洗法最大的優點。因此經由此法處理完成的生豆品質極高,外觀也較日晒豆佳,因此交易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

可惜水洗法繁複的手續也造成了作業及管理上的困難,由其在進行發酵的過程中,咖啡豆容易附著上發酵的味道造成酸味過重而成為劣質豆。由其在發酵槽疏於管理的情況下,也可能會造成其中的微生物產生變化,進而造成生豆品質的低落。

再者,水洗式的處理方式極為花費水資源,經統計,為了取出一公斤的咖啡生豆,需要使用50公升的清水來進行水洗作業。 這在某些缺水的咖啡生產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水洗法進行時需要使用大量機械進行各項作業,對某些國家的咖啡農來說也是個沉重的負擔。











三、半水洗法:

半日晒是將舊有的日晒法進行改良, 先將剛採收完成的咖啡豆浸入大水槽之內進行淘選,去除了瑕疵豆與雜質之後再利用機器將果肉及外果皮去除,但仍保有咖啡內果皮的部分,最後再將包覆著內果皮的咖啡豆送往日晒場進行日晒的手續。

利用日晒進行乾燥的期間,仍然會不時的翻動咖啡豆以確保咖啡生豆能均勻的脫水、避免過度發酵。以半日晒處理的咖啡豆會在出口前連同內果皮靜置一段時間以待咖啡風味熟成,而在即將出口之前將內果皮從咖啡豆上去除。

這樣的方式主要在巴西境內開始被使用,再加上某些巴西莊園也開始揚棄機器採收的方式來摘取咖啡豆,改用成本較高的人力來進行咖啡採收,接著再以半日晒的方式來進行後續處理,讓咖啡品質有明顯提升。利用日晒法連同內果皮一起進行乾燥手續的精製方式,一般被稱之為Pulped Natrual(半日晒)。

也有地方的半水洗方式會將採收完成的內、外果皮和果肉完全去除之後再進行日晒乾燥手續,主要使用在氣候較溼潤的咖啡生產國家,如印尼。這樣的方式主要是為了避免帶著內果皮的咖啡豆在進行乾燥的過程中,因為溼氣較重而產生不好的味道。

而這樣的處理方式被稱之為Semi-Washed(半水洗)。









四、其它方法:

除了利用上述幾種精製方式之外,也有利用生物消化道內的酵素與消化液來進行咖啡生豆處理。目前已知能被利用在這種處理方式上的生物有麝香貓及肉垂鳳冠鴙,印度的某個莊園也有利用獼猴來進行咖啡處理的,但產量不高,仍屬稀有。











五、小結:

經由日晒處理後的咖啡生豆含水率較低,而水洗式處理咖啡生豆含水率較高,這也讓咖啡生豆的外觀產生明顯的不同。一般來說,經由水洗處理後的咖啡生豆顏色較接近青綠色,相對的,經由日晒處理的咖啡豆則較偏白。水洗式處理後的咖啡生豆外皮較有平滑有光澤,經日晒法處理後的咖啡豆大多仍保留著銀皮。

雖然目前咖啡生豆的處理方式大多趨向水洗法,或因應國家內的氣候條件採用半水洗的方式進行精製,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認定水洗的咖啡生豆就是好的咖啡。

水洗法的咖啡評價高的原因在於整齊的外觀,但有好的外觀不表示就會有好的味道。舉例來說,由日晒處理後的Mocha系咖啡雖然在外觀上大小不一,但其獨具的葡萄酒香氣、豐富的果酸及巧克力般的尾韻也是讓人難以抗拒的美味咖啡。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咖啡生豆的處理方式並不會改變咖啡原有的風味,咖啡生豆的品質與其處理方式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我的MacBook 電池變胖了!


_J133638

自從我離開宜蘭之後,我的MACBOOK也連同著我的日常生活,一起跟著宅了起來。就這麼,久而久之,不知不覺的,我的MACBOOK的電池就這麼被我給養胖了。而且胖了之後還不打緊,連電池的衣服都給撐破了。

說變胖倒也不是真的變胖,而是我的電池跟其它MACBOOK使用者的電池一樣,發生了電池澎脹的事件。

針對這一點,我覺得一定要先說明一下。


本來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覺得筆電上的觸控板好像有點問題,怎麼樣都沒有辦法讓滑鼠從我的指示。但因為外接的滑鼠還可以正常運作,所以也就不那麼在意。直到有一天,我閒著沒事做,跑到MAC相關論壇裡亂晃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有好多人都跟我一樣,因為筆電的電池發生「電池膨脹」的問題,連帶著影響了位於電池正上方的觸控板,造成操作上的問題。

我把電池拆下來之後,發現真的也有澎脹的現象,就像是照片裡所看到的那樣。

後來,我把這個情形送到當初購買的店家那裡,但是因為已經過保太久,所以想換就得自己掏腰包。再加上官方的回答:「電池膨脹是長久時用後的正常現象,不建議續繼使用,以免發生危險。」也等於回絕了免費更換新電池的希望。

雖然我覺得這個解釋有點奇怪,但是對於這個「會造成危險的正常現象」好像也能選擇接。




後來的某段時間裡,我把電池拆下來,只用內建的電源供應器提供電源,但後來怎麼想怎麼不對,再加上前幾天因為不小心踢到電源線,整台電腦當場就在我面前「啪」的一聲停機,才讓我下定決定花點錢去買一顆心的電池。





_J133605

我還是回到當初買MacBook的店家,買下這個顆電池帶回家。

結帳的時候心有點痛,畢竟這顆電池價錢不便宜,硬生生比別家廠牌的筆電電池貴上一截。





_J133608

基本上是在店裡買的,所以也懶得驗明正身,因為白平衡調得不好,所以後製的時候讓照片都偏紅了……。





_J133610

店裡的防竊條碼,結帳完成之後會消磁,不然通過店門的時候會引起「嗶嗶嗶」的聲音。



_J133609

檢驗合格的証明。








_J133614

電池的包裝外有層膠膜,劃開之後,把電池推出來。





_J133618

說明書、保証書和電池本體。





_J133621

電池上還有一層包膜,用來防止運送過程中電池刮傷。




_J133623

就只是蘋果的商標,隔著包膜拍的。




_J133631

將包膜去除之後的電池。




_J133643

這個按鈕的功能,可以讓你直接得知電池裡的剩餘電力,全滿的話是四格,格數愈少電池裡的電力愈少。





_J133640

疊疊樂來一張,下面是變胖之後的電池,上面是新買來的電池。






_J133645

自從我把電池拆下來之後,長久以來我的筆電一直都是呈現這樣的狀態,至少在我買了新電池之後,這個空缺可以被填滿。

這是我筆電上,失落的一角。










_J133647

這個卡榫,是用來固定電池用的。








_J133630

卡榫要對準電池上的這一端。





_J133646

這是電源接頭的部分。




_J133629

則是要對準電池上的這一端。






_J133652

把電池按照正確的方向裝上去之後,再用個十元硬幣把這個鈕旋上,電池就可以完全固定了。







_J133661

接上MacBook的電源供應線,橘色的燈號表示正在充電中。




é»æ±
quickr pickr post
裝完之後,用iStat來看看電池的健康狀態。

嗯,果然是顆全新的電池,感覺起來非常健康。






使用MacBook的幾年來下,我一直都有按照官網上關於電池的操作建議來保養電池,所以發生這樣的事情讓我有些難以釋懷。所以我的筆電才會有陣子不想裝電池,接著電池線就硬上。

當然,只用電源線的結果,就如同上面文章裡所說的……。

目前網路上有群人針對這樣的事情事成自救會,曾經我也期待著他們可以形成一股力量,讓蘋果官方知道這個問題不是只有「正常使用下,電池可能會發生的情形」,但官方對於電池事件的立場頗堅硬,感覺上也不是這麼輕易就可以動搖的。

所以到頭來,我還是乖乖的拎著錢包去買了新電池。

剩下的,只能祈禱這顆電池可以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在陪伴我的電腦渡過餘生,不要再發生發胖的事情了。

2011年1月14日 星期五

如凝結般的L'Apres Midi,立裴米緹咖啡館


_J133566

早在立裴米緹還在師大附近的雲和街上時,這家店就已經是台北地區重量級的咖啡館之一了。

搬到了中山商圈之後,立裴米緹並沒有緩下腳步,由譚老闆專心負責後端生豆挑選與咖啡烘焙,搭配上候國全負責前端的吧台服務,利用多變的巧思創作出更多種面貌的咖啡,並且藉由歷次的TBC大賽,讓自己的技術更上一層樓。

近年來,Barista阿彰在各項咖啡賽事中取得耀眼的好成績,更讓立裴米緹的聲名更加遠播,真可謂是台灣咖啡界眾星雲集的所在。




像這樣的一家咖啡館,不走訪的話實在不能說自己喜歡咖啡。




_J133531-1

立裴米緹的燈具,非常搶眼。










_J133537-1

法拉利紅的塗裝,來自義大利的三孔式FB80,屬於義式咖啡機中的夢幻逸品等級的了。







_J133542-1

店裡的單品豆,用的是摩卡壺的沖煮方式。

就我所走訪的咖啡館,很少使用這樣的方式來沖煮單品咖啡,而立裴米緹在沖煮的過程中,針對每款不同的咖啡做調整,讓咖啡的風味得以完整的呈現。






_J133545-1

今天點的是宏都拉斯,熱的時候果酸與甜味都非常奔放,放涼了以後才有點中南美洲咖啡豆清爽淡雅的均衡口感出現。






_J133568-1

店裡的空間利用鏡子的反射原理,就像把空間順著視線無限延伸,在視覺上減少了許多壓迫感。白色的方形窗櫺狠狠的將現實切開,就像隔著窗蝸居在世界的角落裡一樣,非常適合在這裡花費一整個下午。

只是這扇窗擋得了塵世的喧囂,卻擋不住店裡四處向外逸散的咖啡香。






_J133567-1

店裡的空間很有趣,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都不會覺得無聊。




_J133534-1

店內的另一個空間。





_J133573-1

櫃上放滿著各項賽事的獎盃、咖啡沖煮工具以及各式料理書籍,而我很喜歡的「料理新人王」也位列其中。








_J133585-1

足以讓立裴米緹自豪的,除了咖啡以外,店裡的鬆餅也是一絕。

要吃好鬆餅,其實可以不用大排長龍。








_J133588
quickr pickr post
在立裴米緹,一杯咖啡,一盤鬆餅,一個下午可以如同被凝結般,緩慢而悠長。







店家資訊:
立裴米緹咖啡館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2段16巷10號 ←地圖請點我
電話:02-2531-0189
營業時間:11:30~22:00 (平日); 13:00~22:00 (假日)

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人人手上,都應該要有台PENTAX K-x

_J093440

據說,PENTAX在底片機的時代,是個具有良好品質,因此也是個能對使用者具有一定號召能力的傳統品牌。只是當相機進入數位時代之後,PENTAX則是因為出現了不若以往的表現漸漸的淡出主流市場。

只是在PENTAX 的K-x推出之後,這家相機界的老字號鹹魚大翻身,不僅推翻了積弱不振的印象,而且憑藉著良好的成相,精準又快速的對焦,以及友善的價位,重獲世人的注目。

PENTAX K-x更以及五彩繽紛的外表,打破了一般人對於單眼相機總是黑不拉機的刻板印象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台北府城北門小記

_J282895

之所以會到訪北門,與我之前走訪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的故事有關,當時聽了導覽員介紹的台北城興建過程,讓有心裡頭對於當時的歷史開始起了興趣。

更何況我已經當了好一陣子的日本人,也是該改當清朝人換換心情的時候了。

台北古城的興建,於清光緒七年(西元1882年)開始動工,歷時兩年後,於光緒九年(西元1884年)落成。當時落成的台北城有五座城門,別入是:東門景福、西門寶成、南門麗正、小南門重熙,以及北門承恩門。

就文獻上所留下來的資料來看,當時的台北城周圍1506丈、高丈五,雉垛高三尺,城牆上的路寬丈二,可以讓兩匹馬含轡並行。當時為了建城時的運材方便,自河溝口引水成水道,建城之後,用來運送石材的水道便是現成的護城河。

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

南機場夜市--山內雞肉飯

_J013025

位於中華路二段307巷的巷子裡,也正是南機場招牌所在的地方,有家「山內雞肉飯」,每每到了用餐時刻,店裡常常堆滿了用餐的人潮,而店外也是長長的人龍在排隊等著用餐,這家山內雞肉飯的盛名可見一般。

在南機場夜市眾多的攤位裡,這家山內雞肉飯對我來說很有特色,也很樂意的一再上門品嚐。

店裡的用料都配得好好的,賣完就沒有了,所以也常常見到明明是晚上八點多,別家攤商才正要開始的時候,山內雞肉飯已經準備打烊休息了。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癮咖啡,飲咖啡


2011-01-02

背著相機以及新入手的定焦鏡,我又繞到了捷運六張犁附近。

這次的目標是一家新開設不久的咖啡館,名字很簡單也很有趣,叫「癮咖啡」。癮咖啡的交通位置非常方便,出了捷運六張犁之後,再轉進崇德街,沒幾步路就到了。

先把話題跳到崇德,就我印象中的崇德,是北迴鐵路上的一個小站名稱,那裡有著另人忘憂的絕美風景。

不過台北市的崇德附近,倒是沒有臨海的視野,也沒有高聳入雲的大山,但相同的是,崇德街附近有著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在台北市裡也是難得。


癮咖啡選擇這樣的地點設立,應該也是想要擁有這樣難得的安寧吧!



_J023062

我踏進店裡的時候,老闆正坐在店門口的烘豆機旁,用心的頂著寒風烘咖啡豆。烘豆機是紅色的,這到很少見。






_J023118

癮咖啡的店內陳設很簡單,進門之後便是烘豆機,之後是義式咖啡吧台,再接著就是沿著吧台的客席區。

店內咖啡的價錢也非常佛心,用外帶的價格提供給客人專業的自家烘焙咖啡。












_J023067

癮咖啡的主人林老闆,在擔任攝影記者的同時,趁著工作閒暇之餘學起了咖啡。這一學給他學出了興趣,一路從咖啡的沖泡到烘焙,慢慢的開設了這家店面。

就像許多以自家烘焙為號召的店家一樣,林老闆對於咖啡的烘焙有著自己的想法,聊起咖啡經來,滿滿的都是多年累積而來的經驗談。雖然「癮咖啡」開設至今才短短的幾個月,也慢慢的開始培養出屬於自己的固定客群。

再加上曾經身為記者的身份,總是可以經易的就打開客人的話匣子,不知不覺的,聊著聊著就忘了時間。






_J023053

這台磨豆機,原先我也想買的。

店裡的單品咖啡都出自這台小磨豆機。








_J023108

林老闆表示,非假日的時候店裡的單品咖啡多半用手沖的方式沖煮,假日的時候因為人比較少,所以可以有餘裕用塞風來沖煮咖啡。

就他個人來說,喜歡賽風的口感更勝過手沖。


在我點完咖啡之後,只見到老闆不急不徐的磨好咖啡粉,裝夠足量的熱水,以酒精燈做為熱源緩慢的加熱。等到下壺開始冒泡的時候才把上壺扶正,熱水都上升至上壺的時候,開始出現移火的動作。








_J023109

不計算咖啡沖煮的時間,而是用鼻子確認咖啡的狀態,再以極度輕柔的力道攪拌上壺的咖啡液,攪拌的幅度不大,只剛好把粉拌勻而已。








_J023113

在咖啡味道發展至想要的位置時,熟練的用溼抹布包住下壺,讓上壺已經煮好的咖啡液重新回到下壺當中。






_J023069

這是我點的藍眼曼特寧,忘了問焙度,或者是老闆已經告訴過我,而我卻忘了。

比起我喝慣了的焙度,這藍眼曼特寧略深了些,所以比較明顯的可以喝到咖啡尾段的味道,前段活潑的果酸味到變成了一閃即逝的印象。

放涼了之後,才又重新喝到藍眼曼特有的果香味。










_J023099

咦!這把莫不是我那肖想許久的銅壺嗎?

_J023074

來張壺嘴的特寫。

不過就老闆的使用經驗裡,這把壺反而是用起來較不順手的,聽到這句話之後,我本來打算是厚著臉皮問老闆要不要用比較合理的價錢讓給我之類的話,可是後來還是沒有說出口,只是充份的表現出自己對這把壺的眷戀罷了。

老闆看著我好像真的很喜歡,也告訴我在什麼地方可以買得到,但就我來說,問題早就不是這個了。

而是這幾年手沖銅壺的價格飛漲的速度,實在是遠超過我口袋裡小朋友們成長的速度啊!






_J023092

後面是店裡用的手沖壺,老闆表示使用的經驗還不錯,而前面這把是我夢寐以求的銅壺。










_J023072

再拍一張好了,雖然目前實在下不了手。







_J023056


聽說曾經有份調查,調查報告裡指出,如果要創業的話,咖啡店是許多上班族心中的首選。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打算,不妨來到這裡聽聽林老闆的分享,自行開店當然是個好事,至少可以不用面對無聊的辦公室,每天的生活也會有著更豐富的變化,但是要面臨的事情也就更多更複雜,很多瑣碎的事情得自己打理,投入的工作時間很長,但能不能得到相對等的報酬又是因一回事,等等諸如此類的……。







這麼想想,也許不久之後,林老闆除了咖啡經與攝影經之外,又多了開店經可以分享。

_J023117




_J023127

在這裡,喝咖啡可以不用太嚴肅,咖啡只是生活。




店家資訊:

癮咖啡

地址:台北市崇德街10號
電話:02-8732-2625
營業時間:10:30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