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早上來到這個地方,在日治時期曾經供應大半個台北市瓦斯,當時的這裡名稱是台灣瓦斯株式會社。這個曾經提供大半個城市動力的地方,隨著時代的遞嬗而物換星移。也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電影院在這附近林立了起來。
於是,當人們重新把眼光投注回到這裡的時候,這裡被重新起了個新名字。在當時的文化局主導下,這塊土地被重新規畫成「台北電影主題公園」。
熟悉咖啡館的人,也許會這個裡的另一個名字有印象,這裡是也門町咖啡館,一個把舊歷史建築物改造成咖啡館的店家。
也門町咖啡的特色在於,咖啡館旁有一塊小空地上種買了來自各地的咖啡樹,這塊小小的園區被起了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名字叫「咖啡夢公園」,似乎是在提醒每個喜歡咖啡,或是走在咖啡專業領域的人們,永遠不要忘了自己對咖啡最原始的熱愛。
照片中的的是羅布斯塔,也就是傳說中的粗壯豆。相較之下,他的葉子明顯的比其它種的咖啡樹還要大上一些。
這種咖啡樹是變種的,而且品種未定,所以他的新葉子是鮮紅色的,葉子也比較小一點點。
台灣的老咖啡樹多半是日治時代開始種植的,我猜想可能是當時日本政府大力西化的結果。
咖啡的花期大約在二、三月,這株咖啡樹算是晚開花的了。
咖啡夢公園裡的樹種都是由主人黃明德先生走訪台灣各地的咖啡園蒐集而來的,雖然還有另一份正職工作,他仍抱持著一份對咖啡的熱忱在台灣南征北討,走訪了全台各地大大小小的咖啡莊園。身為也門町咖啡的靈魂人物,黃明德先生確實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熱情。
除了走訪各地,黃明德也參加過各式比賽,也都獲得不錯的成績。近年除了參賽之外,黃先生也擔任國內各項咖啡賽事的評審。在台灣精品咖啡協會中擔任常務理事一職,更能見識到黃明德先生對於台灣咖啡推廣的不遺餘力。
話題再回到也門町咖啡身上吧!
這家位於康定路和武昌街口的小小咖啡館,在主人用心的經營之下,近年來在咖啡界也頗受好評。附近的交通方式還算便利,有停車格(雖然常常沒位置停)也有公車站牌,離捷運站也不算遠,易達性頗高。
咖啡館的外觀還約略的保留著古蹟的外貌,除了舊有的建築物本體之外,還另外加上了木製棚架做為擋風遮雨防太陽。棚架下方擺放著幾張桌椅,我想應該非常適合晴朗的下午來訪。
進門之後是個簡單大方的吧台,而門的對角線陳列的幾台小型烘豆機,感覺上應該是半熱風的式的,不過這點還要向老闆確認之後才會知道。
店裡的咖啡都是出自於這台富士五公斤的半熱風機。
店裡的咖啡生豆品項齊全,該有的差不多都有了。
我選上一個靠窗的位置,放下背包之後,到櫃檯處盛了杯水。
店裡的水是自助式的,特色在於水瓶中放置了各式水晶做為裝飾(雖然也有水晶的功能說明,不過我個人是抱持著看看就好的心態)。
不久之後,我點的冰拿鐵製作完成。
這場景應該再搭上一本黑格爾的「小邏輯」(因為這是我生平讀過的書裡最難懂的一本)隨手翻開的書頁被閒置在桌面上,整個畫面的深度就出來了。
下次有機會再訪的話,也許會再試試也門町的單品咖啡,這杯冰拿鐵給我的印象還不錯。不過我覺得比起咖啡,這家店的主人待客的態度也是讓我想再來拜訪的原因。
在我腦海中關於咖啡館的畫面中,一定會有個專業的烘豆師在昏黃的燈光下精準的操作烘豆機,從下豆開始、爬溫、滑行到下豆,每個環節都非常精確的控制著。
刻意選在店門剛開的近午時份到訪,這是一般咖啡館店裡客人最少的時候,你可以完整的享受著店裡的氣氛,又可以不被忙錄時段的喧鬧吵雜聲所擾,再者,也可以不用和不太熟識的人硬被湊成一桌。
吧台後上方的牆面上掛著一面大大的黑板,密密麻麻的寫滿了關於喝咖啡的好處。
雖然,我想那些愛喝咖啡的人之所以喜歡咖啡,應該多半都不是為了上述因素。
我沒有正式詢問,猜想店裡應該也有兼賣器材。
店內的空間規劃讓人覺得舒服,並沒有因為想多塞點客人就把桌距拉近。再加上挑高的屋頂,沒有懸掛太多裝飾的天花板,來到也門町並不會感到壓力。
高高大的窗戶增加採光,誰說咖啡館就一定要小小黑黑暗暗的才有氣氛?
經過老闆娘同意之後,我開始肆無忌憚的在店裡拍了起來。
換上長鏡頭之後,我偷偷拍下了鄰桌客人桌上的三明治,此時他們正在努力的調整拍攝角度,一定想不到我這黃雀也偷偷摸摸的在拍他們的桌面吧?
店裡的臘腸狗不太怕生,但只顧自玩自的,不能算是個稱職的客服專員,卻因為模樣可愛,是個稱職的底片殺手。
如果你西門町逛累了,也門町的位置剛好讓你鬧中取靜小憩一番,躲躲正午時毒辣辣的陽光,找個好理由待到向晚時分,再從這裡穿過水門來到新店溪畔看日落,相信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資訊:
也門町咖啡
地址:台北市康定路19號
電話:02-2361-6138
營業時間:11:30~21: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