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台北府城北門小記
之所以會到訪北門,與我之前走訪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的故事有關,當時聽了導覽員介紹的台北城興建過程,讓有心裡頭對於當時的歷史開始起了興趣。
更何況我已經當了好一陣子的日本人,也是該改當清朝人換換心情的時候了。
台北古城的興建,於清光緒七年(西元1882年)開始動工,歷時兩年後,於光緒九年(西元1884年)落成。當時落成的台北城有五座城門,別入是:東門景福、西門寶成、南門麗正、小南門重熙,以及北門承恩門。
就文獻上所留下來的資料來看,當時的台北城周圍1506丈、高丈五,雉垛高三尺,城牆上的路寬丈二,可以讓兩匹馬含轡並行。當時為了建城時的運材方便,自河溝口引水成水道,建城之後,用來運送石材的水道便是現成的護城河。
但如果要探討台北城興建的故事,還得另外再扯上一篇很長的故事,所以目前我們先暫且不論那些時空背景,先來談談北門就好。
現在位於延平南路與忠孝西路口的北門,以「承接皇恩」為由,取名為「承恩」。
當時的台北府城的四個城門,形式上採碉堡式的城門樓,就功能上來說具有防禦性質,與城門座相連的外表,對外僅留有小窗。而這些碉堡式的城門樓,在民國66年時被台北政府下令拆除,改建為具有中國北方宮殿式風格的建築,僅存的碉堡式城門樓,只在北門。
民國65年(西元1976年)時北門曾經一度因為忠孝西路高架橋的施工而險遭拆除,所幸在一群學者的極力奔走之下,當時的市政府同意更改設計,但這也讓北門曾經一度被兩座高架橋所包夾。
直到民國84年(西元1995年)通往延平南路的匝道因使用率過低而拆除,這也才讓北門得到一個能夠喘息的空間。
城門樓旁的出入口,從這裡可以直接通往左右城牆上的馬道。
從這裡可以看到城門樓的內部還有一道內壁,這也是因為建城的時候西方的火器已經傳入,為了強化城門的防衛能力,所以採用兩層式的建築方式,來提升城門的防禦力。
台北府城的城門座,採用的是「砌石條法」,將附近出產的安山岩石條打成條狀,以一縱一橫的方式堆砌起來,這是最堅固,但也最昂貴的作法,但就防禦效果上來說,也是最好的。
城門洞的工法採用「縱聯石發卷」石塊以丁面朝外豎放,各個石材間的連接面積較大,所以也較穩固。
北門裡的這對門板雖然看起來一點都不起眼,但它從清代一直保存至今,是目前台灣僅存的清代城門板。門板極為厚實,上頭包覆著一層鐵皮防止敵人火攻。
就屋頂的形式上來說,北門屬於歇山頂,在燕尾脊上依稀可以看到當時留下來的剪黏遺跡。
當時台北府城的北門外都設有甕城,甕城是重要的防禦設施,可以用來防止攻城武器直接破壞城門,這塊「巖疆鎖鑰」匾就是當時安置北門甕城上的門額。
舊有的甕城已於日治時期拆除,而門額也輾轉的從總督官邸、台北新公園最後重新被安放在這裡。。
北門與修復中的台北郵局。
隱隱約約的可以看到當時城牆的位置。
台北府成的設立,應該要從前來料理牡丹社事件的沈葆禎說起,他親身走訪當時的台灣之後發現,其實台灣的物產豐饒而且經濟活動非常熱絡,所以返京之後向當時的光緒皇帝提議將台灣由福建府中獨立出來自成一府。
沈葆禎之後,林達泉、陳星聚、岑毓英等人陸續接手規劃,最後在劉璈手上完成。之後的台北府城,在劉銘傳的規劃下日趨現代化,又在歷任日本總督的手中建設成為日本政府的象徵,也奠定了台北近百年成為台灣地區首善之都的地位。
不管怎麼說,台北府城的設立,是台北地區邁向現代化的里程碑,而台北北門,就是最好的証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