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6日 星期六

【試用】日本TOFFY Aroma 自動研磨咖啡機 K-CM7 板岩綠


無標題

接觸咖啡這麼多年以來,我還真的沒想過要有一台美式咖啡機,原因其實很簡單啊:「都已經會自己煮了,為什麼要給機器煮?」、「而且美式咖啡機構造這麼簡單,能調整的東西又不多,能拿來玩的應該也很少吧?」或是「咖啡當然要自己煮啊,否則練這麼久不就白費了!」諸如此類的念頭作祟。

Toffy是日本設計中國製造的小家電品牌,外觀還滿美的對吧?而且這台咖啡機體積不算大,放在家裡不會佔掉太多位置;雖然每次沖煮只有一杯量,但反正家裡也只有我一個人在喝咖啡,完全適合我自己的需求。

不過機器是人家送的,但無損這部機器在我心中的評價。

這幾天試玩下來,覺得這台機器很值得寫成一篇,於是就有了這篇心得,有點落落長,你們自己慢慢看,先簡單的來看一下幾個與沖煮無直接關連的部分 XD


無標題

這台機器有自動研磨,雖然只是砍豆機等級(好或不好等等再說)。雖然這台機器的單價比一般美式咖啡機貴,但可以幫你省下一台磨豆機的空間,收納便利是個很重要的優勢。

對於初階的咖啡愛好者來說,附有磨豆功能美式咖啡機其實很省事,至於美式咖啡機+磨豆機或附自動研磨的美式咖啡機的金額怎麼算合算,就看你個人的抉擇了。有些人會覺得磨豆和沖煮工具應該要分開,這樣煮出來的咖啡會比較好喝(?),但也有些人就是圖個方便。

如果你覺得你自己很講究,那這篇文章你輕鬆看就好,如果你只是個咖啡輕度愛好者,只想找台方便好用的沖煮工具,那我覺得這台咖啡機值得列入你的願望清單。


上蓋蒸氣孔

蒸氣孔

無標題

銘牌


無標題

接水盤

可以整個拆下來洗,但老實說我覺得很麻煩,所以每次煮完後都直接放個小杯子讓它慢慢滴,之後只要洗杯子就好。



無標題

注意事項。

  1. 使用中不要觸碰或靠近蒸氣孔。
  2. 不要連續沖煮,至少關閉電源,間隔5分鐘後再繼續。



無標題

機身的構造,有點像是食物調理機,有馬達來驅動磨豆。

也有安全鎖的設計,蓋子沒有關上的話就無法啟動機器煮咖啡。

煮完之後,這裡也不會有咖啡殘留,最多就是一些水蒸氣。



接下來,我們要來看與咖啡沖煮有關的部分囉!


無標題

容量上限的MAX記號

水槽的容量,我用量杯來量是200㎖,因為最高水位已經非常接近機身上緣了,所以也不建議加太多(實際上也真的沒太多空間讓你多裝)。



無標題

沖煮頭做成花灑的樣式,這和早年常見的單孔不太一樣,是說好像這幾年新出的美式咖啡機,應該都改用這種設計了,只是在細節上略有不同就是。



無標題

沖煮頭底端的止洩設計,沖煮頭可以整個拆下來清洗,我想應該也會有零件可以替換(吧?)



無標題

接下來,我們來看粉槽的設計囉,這也是我覺得這台機器最值得入手的原因。

粉槽大致上是這樣:上蓋(左)、粉槽(中)以及金屬濾網(右)。



無標題

粉槽的刀盤,對啦,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砍豆機,好處是構造簡單方便清潔,但壞處就是豆子磨不均勻(但這真的是壞處嗎?)



無標題

粉槽的止水設計。

我測試過,如果在粉槽裡裝水,這個止水閥可以把水檔住,直到開關把整個止水閥頂起來,水才能通過。構造是一片金屬片頂著,有彈簧壓著矽膠(?)材質的墊片。

從沖煮上來看,這個止水的設計可以幫助咖啡粉在悶蒸時能有更充份的浸泡,有助於風味的完整釋放。



無標題

粉槽內部的金屬濾網,是梯型的,是防呆設計,如果反過來裝的話,是扣不緊的。

安裝的方向是箭頭朝下,也就是比較寬的下底是在下面的。

另外金屬濾網上也有個提示,建議粉量與豆量不要超過MAX的高度,但就我的使用經驗來說,基本上只要粉量不要太多就好。因為水量是固定的,粉太多的話咖啡會太濃,咖啡粉本身也會吸水,煮出來的咖啡粉量也會有影響。



無標題

把金屬濾網裝上去後的俯視,濾網與粉槽之間不是完全貼合的。



無標題

上蓋。

說是可有可無也不對,金屬濾網一個主要的功能是砍豆時可以防止咖啡粉跳出來(沒有的話真的會亂噴),另一個功能是多少有些分水的功能在。上蓋的位置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熱水穿過咖啡粉的路徑大致上是雷同(或可推估的),這也應該有助於沖煮的穩定性。



無標題

無標題

上面兩張圖是上蓋蓋上去之後的照片。

粉糟兩側有卡榫的設計,所以上蓋的位置和角度理論上都是固定的,蓋上上蓋之後,用中間的柄來鎖上或打開。



無標題

嗯,整個組裝完成後,就是一個大型的咖啡膠囊囉!

用完以後整個拿出來,只要洗這裡就好,上蓋打開,金屬濾網拿起來,咖啡粉倒掉,懶一點的話熱水直接沖一沖,仔細一點的話,可以用中性清潔劑+海棉就好,超方便。

這個確定可以替換,在官網上有整組的在販售。


無標題

沖煮頭旁的防呆設計, 可以幫助你把粉槽固定在正確位置。



無標題

整確安裝的話,看起來就是這個樣子,防呆裝置對應的位置剛好有個凹槽,正常來說,粉槽放好後整個頂部應該是平整的。

這畫面看起來超舒服的啦!



無標題

接著把沖煮頭轉回來,否則機器的上蓋是蓋不上的哦!

還記得這部機器有安全鎖的設置對吧!上蓋沒蓋好,是無法進行沖煮的。



無標題

大家看看這上蓋,就知道這部機器的設計有多用(ㄍㄨㄟ)心(ㄇㄠ/)。


無標題無標題

接下來,如果你放的是咖啡粉就按下「POWDER」,放的是咖啡豆就按下「BEAN」。



無標題

這是小富士鬼齒版,刻度4.5的咖啡粉沖煮完成後的粉層,因為是淺焙的水洗耶加,所以銀皮留的比較多。

但咖啡粉沒有太多沾黏在旁邊的金屬濾網上,表示給水的過程中沒有對咖啡粉有太多擾動,咖啡粉基本上是直上直下的,幾乎和聰明濾杯差不多。

那個金屬濾網分水的功能真的很好對吧!



無標題

為了測試砍豆功能,我取了15克的中焙咖啡豆,黑蜜處理的哥斯大黎加寶藏莊園。


無標題

豆子砍完後長成這樣,不僅是金屬濾網內的咖啡粉是亂噴的,整個粉槽內也是細粉一大堆,應該都是在沖煮過程中穿過濾網的。

但我覺得這部機器有趣的地方也在這裡,沖煮完成後的咖啡是可以馬上喝的溫度,我不知道是因為沖煮水溫預設就比較低,或是中間有經過什麼機制降溫,總之最後得到的咖啡溫度不是很高,但無論如何,這讓咖啡不容易因為溫度過萃

但我不認為這麼簡單的機器會有什麼精巧的變溫機制,應該是抓到一個萃取溫度的甜蜜點,讓該有的香氣可以沖出七、八成,也不會有過高的溫度讓after taste爆走。

至於咖啡粉粒徑的差異過大,就沖煮來說是好是壞,我覺得要看你自己的沖煮設定,咖啡粉粒徑差異過大,容易讓咖啡粉釋放風味不均均,往壞處想是有些咖啡已經過萃了,而有些咖啡粉還沒開始釋放風味。但往好處想,如果你可以把顆粒控制在一定的比例的話,你就能控制整杯咖啡的風味層次。

所以我不是那麼強調咖啡粉粒徑一定要一致,反而覺得顆粒粒徑不要太一致,有助於咖啡風味的表現。

但是套用在這部機器上,因為砍豆也沒砍太久,有些大小像綠豆仁,有些細到可以從金屬濾網穿過,咖啡粉的粒徑極度不均,從照片裡你們也能看出來,運氣不好的話也許還有原豆卡在角落,所以如果你們直接使用砍豆功能的話,我建議你們多放點咖啡粉,多少提高萃取率。

如果你和我一樣習慣用咖啡粉的話,我把自己用的參數留在文章最後。



無標題

各種焙度的細粉量都差不多,就金屬濾網獨有的咖啡美學囉!


無標題

整體沖煮時間約兩分鐘多點。


無標題

200㎖的水放進去,最後得到的大約就170㎖左右,有部分被咖啡粉吸走了,有部分卡在機身內部,可能是加熱管線,也可能是出咖啡的管徑裡(忘了說,這很好拆下來洗)。

總的來說,這台KMC-7拿來煮咖啡蠻實用的,水量是固定的,沖煮時間的設定也是固定的,懶人一點的用法可以直接拿咖啡豆砍成粉,想玩一點進階的就用自己磨的咖啡粉,大致上抓到差不多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一杯品質不錯的咖啡。

我自己試出來的數據大約是:

  • 咖啡粉15~18克
  • 小富士鬼齒刻度4.5

最後分享一下目前我自己的保養方式,水槽到出水口之間的加熱管線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我家的水硬度不高,水垢的問題不太嚴重,因為沖煮頭可以整個拔下來,要是覺得水垢卡的太嚴重,用一點檸檬酸就能解決。

至於粉槽的咖啡出水口,雖然距離很短,但老實說還是可能會有咖啡殘留,我自己會定期放一些些義式咖啡機的清潔粉在粉槽裡,用熱水完成一次沖煮,基本上管線內部就不太會有咖啡油脂殘留了。

保養方式就是這麼簡單。

這機器出我意料之外的好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