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聖母山莊上的凝望

這文章出乎意料之外的長,全部讀完需要很多耐心。



高中畢業之後,在外地讀完大學又工作了幾年
對於長年旅居在外的我,故鄉宜蘭一直有種莫明的距離感
明明就是從小到大生長的地方,但不知道為什麼,當朋友和我提起宜蘭的時候
我卻需要花上一點時間從腦海裡提出關於那些的回憶
接著才能不怎麼順利的回答宜蘭的問題
好像我只是血統上的宜蘭人,在文化上和生活上並不是

關於宜蘭的種種回憶
都需要經過某個驅動程式,在安裝過後才會開始正常運作
(糟糕的是,現在宜蘭都升級雪隧通車之後的Ver4.0了,
我卻還停留在雪隧通車之前的Ver2.0,那個我才剛剛高中畢業時的老舊資料)
連我自己都覺得我是個假宜蘭人!

所以在回到宜蘭一陣子之後,我決心要讓自己變成道道地地的宜蘭人





當我的身份還是假宜蘭人時,提到聖母這個名字
直覺會想到位於羅東的聖母醫院,還有當年還是高職的聖母護校
一直到我走上聖母山莊之後,才知道這些名字之間的關係。

自從我在某集MIT台灣誌上看到關於礁溪聖母山莊的介紹時
我還曾經一度以為那是中台灣的某座深山裡的小小山莊
按照節目的慣例,或許這個小小的山莊又和某段被埋落在歷史角落的小故事有關
後來在知道,原來這個步道就位於宜蘭縣境內。

既然難得到礁溪一趟,自然而然的整段行程一定要安排個溫泉才對得起自己
我只憑著節目裡殘存的記憶,還有這個一定要有的溫泉之旅安排了這次的行程
我知道入口在五峰旗附近,我知道礁溪人推薦的春和溫泉
然後我就上路了

非常辛運的是,今天早上的風和日麗和前幾天的陰霾不同,非常適合出遊。



我沿著台九線北上,一直到過了宜蘭市區處才想起了今天的午餐沒有著落
「山上應該不會有餐廳吧?午餐還是要準備一下。」
我看著路旁疑似單車環島的單車客這樣想著。
台九線77公里的路口剛好有家小七,我在那裡花了70塊錢得到今天的午餐
兩個麵包還有一瓶礦泉水

進入礁溪市區之後,我開始尋找著關於五峰旗的指標
跟據經驗顯示,所有的風景區都會有個棕色的指標做為指引
我在市區裡放慢速度為的就是找到這個


宜2 的名字叫大忠路,指標告訴我一直走可以通往五峰旗
跟我小時候第一次來到五峰旗的印象完全不同,
那個時候出現在車窗外的是農田或草地,現在全換成了一棟棟的高樓大廈
一直到過了明池飯店之後,我才重新找到了小時候關於五峰旗的畫面

過了一小段山路之後,我來到五峰旗入口處的遊客中心
很該死的有張縣政府的公文貼在入口處設立的路障上
白紙黑字的寫著關於颱風過後五峰旗風景區關閉的內容
旁邊還貼了張報紙,斗大的標題就是「五峰旗風景區恐需半年時間修復」之類
如果不是在我之前剛好有兩個人往裡頭走,我想我應該會掉頭回到跑馬古道的入口



「反正有人走進去了,就跟著進去看看吧!如果不能走再退出來就是。」
當時的我是這樣想的。
我把機車停在一棟看起來像是廢棄大樓的建築物旁,帶著相機上路了。

步道入口一座長得很像龜山島的石頭正式的喚醒我國小校外教學的回憶。
(我實在不太想提在攔砂壩裡有個人在洗澡這件事,但我不小心拍到了



進入園區後不久,有個指標告訴我該往那裡走。
我遠遠的看著半山腰上有個白色的建築物,心底還想著:
「如果那就是聖母山莊的話,應該一下子就到了吧?」
之後我才知道,那只是連四分之一都還不到的天主堂,連登山口的邊都還沒碰到



路面基本上還算好走,至少是可以開車直上的寬度,



在我行走的時候有台黃色的吉普車,還有郵差的綠色野狼機車從我身邊呼嘯而過。

這個時候的天氣還不錯,我也拍了幾張路旁的植物,雖然我不太清楚他們的名字。



下垂的應該是朱槿,



紫色的應該是山牡丹,



至於這個紅色放射狀的就真的不知道了。



我邊走邊想著,如果這個路段拿來做自行車的OFF ROAD應該也不錯
只是要小心車輛和行人就是。

我本來就沒有進到五峰旗風景區的打算,
自然也就放過了沿路每個可以進入五峰旗風景區的機會。




我實在懶得把手機從背包裡拿出來,所以也不清楚到底過了多久
到達天主堂的之前,轉過頭可以看見五峰旗瀑布第一層瀑布
接著就是剛剛被我誤認為聖母山莊的天主堂了



(不好意思,把旁邊椅子的扶手也給拍下來了)

怪我那個時候看電視不用心,才讓我一直都用輕鬆娛快的心情上到半山腰
在天主堂前的告示這樣寫著:「到達聖母山莊約三小時行程。」
難怪我在剛剛步行的時候,完全沒有看到像電視上所說的那種艱難困苦的畫面出現



"民國69年(1980年)11月9日,有五名自強登山隊的隊員從坪林越嶺三角崙山,
計劃從礁溪下山,不料中途迷路,直到入夜。
於是他們在山上的聖母山莊向聖母像祈禱,希望能夠順利下山。
當這五名山友到達現在天主堂所在的位置時,突然看到白衣人影出現在現在山洞的位置
這五個人最後也因此平安脫困,事後這群山友們為了感念聖母,
所以回到當時聖母顯聖的地方塑像立碑,以茲紀念。
這個消息傳開之後,各方天主教信徒紛紛踴躍捐款,
在這裡興建了一個規模更大的聖母朝聖地,以彰顯聖母顯靈的事蹟。"

這是我把在石碑上讀到的故事簡化之後的版本




對於天主教堂我沒有特別的愛好,不過這座天主堂簡潔樸實的風格也頗有味道



以牆上的圖案來說,
只是把石頭對半剖開,讓裡面的花紋自然呈現出來
所有的牆面以非常簡潔的幾何圖形做為裝飾,卻又不失繁複。



從天主堂旁邊的碎石路可以繞過天主堂繼續行程,



我也又順便拍了幾張從這裡望向蘭陽平原方向的照片,
可能是之前一直在下雨的關係,平原上的水氣很重,偏光鏡沒有太大的效果。






我還是很喜歡中低海拔混合林,樹種叢生的樣子,
無論什麼時候到訪都是生意盎然的感覺。



沿途的路都還算好走,偶爾會出現像像崗哨的人工建築物
他們散發出來的味道讓我懷疑:「真的會有人用這個嗎?」

不久之後,第一個休息站出現在我眼前。



那是一個種滿奇花異草的小花園,在路旁提供了善心人士的奉茶
水龍頭沒有開關,山泉水就這樣源源不絕的冒出來。



右手邊的樓梯上去之後有座小涼亭,那裡的風景不錯。
有些簡單的健身器材,還有一個瓦斯爐供人們煮水(但瓦斯桶被鎖在鐵門裡)。



路旁突然出現看起來像是野葡萄的果實,不過顏色不對,葉子的型狀也不像
雖然長得很可愛,但我想應該是不能入口的東西。



路上有條油綠綠的青蛇在做日光浴,一直到我低下身去拍照才驚動他
長度目測只有50公分左右,應該還是條未成年的小蛇吧?
本來他就這樣大辣辣的躺在路上,沒有吐信的舌頭還讓我一度以為他死掉了
在我拍照的同時,他用不急不徐的速度離開路面。




再過不久,第二個一心休息站出現在遠方的半山腰。
感覺上,之前那個桂林峰休息站的視野比較好



這裡還有另一個階梯向上,但我沒有實際走上去過。



半山腰上有座小菜園,不知道勤勞的主人是誰

在我上山的過程中,有群修女一直和我並肩,從他們的口音猜想,應該不是台灣人。
也許來自越南,或者是某個中南半島上的國家,
我沒有那個膽子要求和他們一起拍照。
我在三叉路口超越他們,叉路口的另一條路是通往五峰旗山的
不是我這次的目的地。




在經過一心休息站之後,路旁偶爾會出現山澗
如果不趕時間的話,在這裡休息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續繼向前走,藍色的天空也偶爾會出現在樹梢,不過今天的天氣不太穩定
陽光選擇性的出現在行程之中,至少沒有下雨,這點在冬天的宜蘭是很難得的。



從山路轉角沒有樹林的地方可以看到遠方的山頭,
我猜想那裡應該非常接近這次的目的地。



路旁這棵不知名的植物很有趣,果實就長在樹幹上。我猜應該是稜果榕。



腳底下的碎石路變得比細小些,偶爾會出現比較不好走的路段,但基本上都維持著不錯的狀態。




木頭中間縷空的部分剛好形成十字架的型狀,刻著字的那一半還維持得不錯
但另一伴上面已經開始出現斑駁的痕跡。
在我看到通天橋的時候,同時也宣告聖母登山步道正式開始。


P.S. 照片是過了通天橋之後回頭拍下來的。

(通天橋這個名字感覺上應該出現在西遊記這樣的小說裡)
我大約是在中午十二點的時候到達這裡,有組人馬正準備要下山



在坡上有座中國式的廟宇,裡頭放著的卻是西洋的聖母像,感覺上怪怪的



在底下還有另一座看起來比較簡單的聖母像,應該是用水泥製成的。
碎石路在通天橋之前就結束了,通天橋之後就是用杉木搭成的步道



這條步道一路陡上,旁邊是得子口溪上游的溪谷。



雖然在登出口的告示牌上警告著遊客請物離開步道,
但我很不聽話的進到溪谷裡拍了幾張照片,溪谷裡有幾個地方可以看到這樣的飛瀑
又可以靠近玩水而沒有什麼安全上的顧慮。



我只是拍照片,溪谷裡有另一位白頭髮的老伯跟本就在那裡入定了
我想這個比較嚴重吧?



那麼,請在猜看看這張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
答案是,我在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按到快門,就拍下來了。



杉木搭成的步道偶爾會被石頭取代,
可能是溪谷地形偶爾會出現只能用石頭做材料的狀況吧?



開始登山步道之後,上坡的程度實在讓人很難接受
有時候心底會在想著:「快點出現過不去的坍塌,讓我可以回頭。」這種俗辣想法。



階梯上突然出現的小虎頭蜂,我在確定他死透了之後才敢靠近拍照,
小時候我被這玩意兒叮過一次,本來小小的手掌變得像是麵龜一樣又紅又腫,
這是種漂亮但危險的生物。
他就躺在階梯正中間,沒有被往來的路人傷到,也還來不及被螞蟻或其它生物搬走,



基本上這段路還是在溪谷裡行走,所以出現被洪流沖掉的步道也是正常的
又,基本上這條步道人的流量很大,所以在被沖毀的步道旁很快就新增另一條新的,
也是正常的。
原本這裡是兩條水的會合處,我腳下踏著另一條逕流
可能是上個颱風帶來的水量太大,讓逕流變成洪流,才沖壞這段步道。



溪谷裡有兩種長得很像的植物,告示牌上有說明
不認真看真的找不出來到底有那裡不同的,一種叫冷清草,另一種叫闊葉樓梯。





慢慢的,溪水的聲音愈來愈小,我開始遠離溪谷,
路旁的的大葉楠基本上還是生活在溪谷的生物,我在這裡拍了張照片
光線從大葉楠樹幹間穿過蕨類葉片的,看起來好像很了不起
但其實,是我的快門時間沒調好造成的。



步道上有隻鳥一直賴著不走,等到我靠到不能再靠近的時候他才飛走,
原來地上有隻跟他身體一樣大的蚯蚓,粗細大約和我的手指頭差不多,
可能那隻鳥以為我要搶他的食物,不過正常人類應該不會想拿這個當食物的才是。




本來,我以為現在的步道已經是陡的極限了
沒想到在經過第二座涼亭的時候,接著陡上的步道才是真正要命。



第二座涼亭有個名為「森林合唱團」的告示牌,很特別的是,
柱子上面還有兩顆黃色的球體做裝飾,本來我也沒有特別在意,
但是靠近一看才發現,那是人家吃剩下的橘子皮,連涼亭裡也有橘子皮碎片。



聖母山莊登山步道,路況在過了第二座涼亭之後才是真正的可怕,
俗語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在這裡完全正確,
那涼亭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讓你儲備好體力,好應付接下來的路段。



照片裡的樹身上長了一些奇怪的白色物體,感覺上好像是奇怪的蕈類,我想那應該是繩子,
原本被人們綁在樹上,但樹是活著的不斷持續生長,久而久之反而把繩子包起來了
就變成了現在看到的樣子。



而原本在十多年前(或者更久之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在這裡也已經聽不太到溪流的聲音,植物的種類也和剛剛在溪谷間行走的時候不太一樣。



等到箭竹開始出現的時候,代表的也就是接近山頂這件事。
箭竹、芒草、小葉赤楠都是常見的風衝林物種,他們生長在接近山頂風大的地方,
台灣東北角在冬天被強勁的東北季風吹拂著,沒有太多植物可以在這樣的強風下生存,
自然而然的,在靠近山頂的地方都被這樣的植物佔據,
也讓東北角的山地雖然在海拔高度上遠不及,卻有著類似高山的風景。



風力開始明顯的變強,還有轉過頭去就可以看到的蘭陽平原風景,
如果天氣再好一點,我想可能連海面上作業的船集都可以數得一清二楚,
不過,今天的視線只能勉強到達蘭陽溪口,再遠就只是白茫茫一片了。



在稜線上的視野非常良好,再加上心底痛快的感覺,
足以把剛剛在陡坡上受到的折磨全部忘光光,那種興奮的錯覺,好像可以再走他十公里。




我在這裡轉過頭去看來時路,細細的步道就這樣蜿延而上。
很像在北宜公路至高點上俯看蘭陽平原的感覺。



在稜線上轉過幾個彎,今天的目的地聖母山莊出現在我眼前。



(不過我先看到的是山莊前的水池)



山莊前立著兩座塑像,一座就是當年那五位山友祈求平安的聖母像



另一位就是整修出「巴唐古道」的巴瑞士修士
同樣的,也是因為他的關係,才有今天的聖母山莊。



在通往山莊的石階上,有條顏色非常鮮豔的毛毛蟲,
我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不過我猜他應該有毒。



附近牆角有株蛇莓,唯一的一顆果實看起來非常誘人。
說到蛇莓,我個小故事我一定要提一下,
在我國小的時候,我表曾經指著路旁一株看起來像是蛇莓的雜草信誓旦旦的說:
「這是蛇莓,但很不好吃。」
那個時候的我什麼都不懂,只是覺得表哥是對的,順手就摘來吃了。
入口之後難吃得半死的味道讓我馬上就吐出來,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真的不怕死,
一直到現在我都很懷疑當初為什麼膽子可以這麼大。



這裡往西邊望去屬於台北縣,有另外一條步道可以再向前走,往三角崙山的方向,
但是步道口禁止通行的告示牌讓我打消進行一個小小探險的念頭
再加上剛剛那一路陡上的過程實在太累人,我選擇走到平台上看看這裡的風景。



向南方的天空望去,有白雲嘯集在山頭
再過去應該是烘爐地山。



沿著稜線生長的依然是箭竹和芒草,整個山頭像是被鋪上一層厚實的地毯
如果這裡不是山上的話,確實是有股衝動想到上面去翻滾一陣。



平台上有另一座耶穌像,就像教堂裡常看到的那樣被釘在十字架上
沿著步道上來還有一幅幅聖經故事,告訴來這裡的人耶穌是如何為了人們犧牲,
在十字架下有一個花瓶和一桶水,我想花瓶裡應該偶爾會有信徒帶花上來供奉,
但那桶水有何用處我就不懂了。



平台上可以看到整個聖母山莊,包括水池。
那座水池裡有放養一些魚,池邊種著一些水草
有幾叢莖是三角型又直立生長的,應該是大甲藺吧?



視線再重新拉到台北縣方向,叢聚的山頭就像被凝固的波浪一樣,
如果這樣想的話,那這個小小的平台應該就像是鐵達尼號的艦首,用來乘風破浪。
在這裡的山頭不是用來仰望,而是用來俯視的。



在我欣賞風景的同時,有人邊講著手機一邊進到這裡
反正整個山莊都可以聽到他的通話內容,反而我比較好奇的是他到底是那家電信公司
收訊好到連這種荒郊野外也收得到!



跟上山比較起來,我覺得下山的路反而更難走,
不過因此說我喜歡上坡也很奇怪,應該說是我更討厭下坡吧!
下坡的速度可以快一點,大約一個小時之後,我下到了原本是五峰旗風景區的入口處
從登山口到達聖母山莊的距離大約是1K+400M再多一點

在我下山的路上又遇上那群修女,他們問我還有多遠,
我想了想之後告訴他們:「應該還有20分鐘。」然後他們開始哀號了起來。
遇上他們的地點在1K+200M左右,本來我想說15分鐘的。

另外,有位老伯比我還晚到聖母山莊,比我還早下山
我因為要拍照的關係所以比他晚了幾分鐘下山
結果,當我下次在路上又遇上那位老伯的時候,他剛剛走到登山口的涼亭放下包包準備休息
那老伯用跟我相同的速度下山,真是深藏不露。




上山的時候,我到達一心休息站的時間是十二點半,大約在二點左右到達聖母山莊,
應該算是快的,但也因此換來我回家之後必需要上護膝才不會痛的下場。
(如果我也拿登山杖的話,應該不會走得這麼辛苦才是)
再次回到天主堂的時間已經超過三點。








我應該要來幾張照片証明五峰旗風景區受損的程度,
土石流掩掉了半座鐵皮屋,整整有一個人及胸的高度。



這是鐵皮屋我小時候對五峰旗最大的印象,由其是讓我愛不釋手的花生捲冰淇淋
(同時也感謝小黑的客串演出,照片裡小黑在照不到的另一半有著嚴重的傷口)
另一邊的溪谷也沒好到那去,堆積的土石讓河床快比路面還高
由礫石堆積出來的河床上橫躺著幾棵大樹,同樣的也有幾棵枯死的還用最後的力氣聳立著。



如果是要讓五峰旗這裡恢復舊觀的話,可能也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我帶著滿身的疲備進入礁溪市區,就等著接下來的的溫泉可以讓我抒解一下,
可是春和這裡連星期一的人潮都多到不像話,我要排隊等個半小時才輪得到。
上次來到這裡的時候,水池旁還沒有浴室,這次再來的時候已經又蓋了一排,
多了一座亭子,亭子另一邊又多蓋了另一排浴室。



而且,連水池裡的生物都多了兩頭野豬,池子裡漂著幾根浮木
我還是覺得一直泡在水裡的野豬很可憐,一直泡在水裡一定很難過。
水池上的籠子裡還裝著其它生物,但我沒有一一的拍下照片。



我用150元的代價得到一個雙人池,雖然說是雙人池,但應該可以塞得下四個人
礁溪眾多溫泉中,我個人獨愛春和(一方面也是因為我沒試過其它家的原因)
也不知道為什麼,想到礁溪溫泉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來到這裡。
(這也是我個人的龜毛,找到一個喜歡的店家之後就會堅持到他倒店的那刻為止)


但是春和對面的湯圍公園對我來說都是新蓋的,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進去那個地方,
就知道我是一個成份多麼不純的宜蘭人。


之後我直接回到家裡,連上網路一字一字的完成這篇遊記。




最後再補點心得:


在我走過很多地方之後,看過很多在宜蘭看不到的景色,
老實說,我從來都不認為宜蘭的景色是最好看的。
比方說在嘉義縣道159 紫雲亭在傍晚時由橙轉紫的嘉南平原,
又比方說在東海岸公路上看到的海景在晴空萬里時的迷人模樣,
又或者是在松山機場起飛之後,以台北101為圓心繞過半個台北盆地的夜景。


宜蘭的風景沒有那麼美,但卻讓人的心底覺得非常踏實,有種非常溫暖的感覺。




至於剛剛提到的跑馬古道,我知道了山下的入口,也經過很多次山上的入口
我想應該是機會去走完整條古道了。

在冬天結束之前,我想多找幾個往礁溪跑的藉口。



3 則留言:

  1. 去 林美石磐瀑布步道 走走吧~ 夏天去比較讚~

    版主回覆:(12/02/2008 10:33:00 AM)


    這條步道有列入考慮,聽說難度沒有聖母山莊步道高,比較容易親近些。不過我下個目標應該會放在跑馬石道,從很多年前就想去了。(其實我也很想上太平山去走山毛櫸步道  )如果夏天去比較讚的話,那就等夏天再去吧!

    回覆刪除
  2. 很棒的圖文並茂分享文,聖母山莊我也走過二次,雖然很累,但真的是一個很漂亮的地方,下山後一定也是往春和跑,呵~~

    版主回覆:(11/29/2008 11:40:00 PM)


    這算是…有志一同嗎  

    回覆刪除
  3. 春和滿讚的尤其是天冷的時候~雖然我沒爬山
    不過還是會往春和跑XD

    版主回覆:(12/02/2008 02:04:00 PM)


    看來春和的好,大家都知道  

    回覆刪除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