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深焙無罪,淺焙有理!


精品咖啡浪潮下,深焙被說成是為了掩飾生豆瑕庛的手法,會苦帶澀又不好喝,深焙豆在精品咖啡的潮流下,本質上已經被當成原罪了。但這樣的想法正確嗎?近幾年,我一直對於這樣的想法抱持著疑問。

早年剛開始接觸咖啡時,曾經在書上看到過生魚片和紅燒的比喻,新鮮的魚會拿來做成生魚片,而拿來做成紅燒的魚通常已經不那麼新鮮了,這個例子用引伸為咖啡豆新鮮風度與好風味的正相關。咖啡書中的對照,生魚片指的當然就是淺焙咖啡,而紅燒自然就是深焙,這應該也是許多人耳詳能詳的對照說明,而深焙的原罪也理所當然的就這樣被訂下來了。

當年我也這樣認為,而且不假思索的就把這樣的想法複製貼上給這裡的讀者,或是當時工作上遇到的客人。不過這幾年下來,想法已經慢慢改變了。



生魚片VS炙燒壽司


生魚片固然吃的是食材本身的原味,但紅燒吃的卻是師傅的燒功,更進一步的來說,吃生魚片的時候,品嚐的是魚的種類、部位、油脂、口感、刀法等等,但吃紅燒魚的時候,考較的會是師傅控火的能力,紅燒的醬料調製得如何,魚肉有沒有確實的把紅燒的味道吃進去。

兩者追求的目標不同,比較的基礎當然也該完全不同,單向的只用一個標準來衡量其實有點粗暴。更何況適合生魚片的魚、煮湯的魚、紅燒的魚幾乎是完全不同的種類,生魚片與紅燒魚這兩種料理方式,需要的也完全是不同的功夫。更何況,真的要會比的話,我認為生魚片炙燒壽司之間的對照會是比較好的比喻。

材料的新鮮與否固然有差,但後續的料理方式、料理的功夫到不到位才是最後決勝負的關鍵。兩種料理方式追求的目標完全不同,如果吃的客人只用唯一的標準去評斷,對於製作料理的人來說,我認為有失公平。


那麼,咖啡呢?


精品咖啡的潮流興起後,我們有了更精緻的生豆處理程序,從育苗、栽種、採與後製處理,讓咖啡的生產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革新。更有利的是,相較於過去的封閉,現在的咖啡產業相對的開放許多,我們更能直接接收來自產地的生豆資訊,有本事的還能拿到實驗批次的生豆來嚐鮮。

但我們拿到這些資訊與生豆後,所做的不是基於這些革新去創造更多的可能,而是更加限縮烘焙端的可能,放掉深焙只取淺焙,把風味變化的可能性交給生豆端去處理。我覺得這樣反而怪怪的,感覺上生豆端的革新並沒有向後帶動,反而讓烘焙端去印證生豆端的改變,烘豆師的想法比較少去創造自己的味道,相反的卻採取一種保守性的策略:「把杯測表上的味道烘出來」,這樣的做法讓我覺得這樣相當可惜。

感覺就像是,烘豆師是在參加open book的考試,答案是已知的,是烘豆的人要想方設法、千方百計的去證明答案是正確的,相對的就少了點揮灑自我的空間,比較多的會是去證明豆商給的答案,比較少的是自己想確認的答案。

不過談這個就離題了   XD



深焙的咖啡豆一定不好嗎?


就像生魚片與炙燒壽司的差異,深焙所追求的和淺焙是不同的目標,深焙的手法想表達的是咖啡經過適當烘焙後的深沉厚實,而淺焙想表現的卻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種面貌。深焙不代表的瑕庛的必然,淺焙也不會是全然的好,熟悉烘焙的人都會知道,深焙有深焙要處理的課題,淺焙也會有淺焙面臨的難處,對吧?

更進一步的來說,我認為在喝咖啡的時候,應該試著去辦別出,烘豆師的深焙手法有沒有確實的把常有的焦苦感避開,深焙咖啡醇厚的Body與紮實的口感又如何表現。當喝淺焙手法的時候,我們要看烘豆師有沒有處理好淺焙咖啡常見的澀感與發展不全,把淺焙豆惱清爽明快的部分如酸質、花香解析出來,讓乾淨的甜味好好的收尾。

我烘過會澀的深焙豆,也烘過會焦的淺焙豆,因此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資格說這樣的話:在「正確烘焙」的前題下,單就烘焙的深淺來定優劣不是很恰當,因為真正造成瑕庛風味的是烘焙上的失誤,與焙度的深淺不見得會有直接關聯。

要烘深或淺,是烘豆師自己的抉擇,在他的想像與追尋中,哪樣的風味才是他想詮釋的。身為烘豆人,要把解釋咖啡話語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