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草嶺古道遊記

在要先說明一件事,至少在今年我還沒有走上草嶺古道過,這篇文章是多年前留下來的文章,好不容易從其它地方翻出來之後,我想重新貼上來到這裡留做紀念,我只稍微調整一下排版,至於內容我不想做太大的更動,你們看我以前寫的文章多麼可怕。

和那個時候的我相比較起來,現在的我沒有殺傷力得多。

在你們開始看這篇文章之前,也請先看一下這裡的照片,因為這篇遊記裡沒有摻入任何照片調味,完完全全都是用文字堆積出來的硬東西。











日期一向不是我在意的重點,所以是那一天應該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才對。時間是在晚春或初夏,界定的標準交給老天爺,我只要儘情的享受山水風情就足夠。日期如果不重要的話,出發的時間也應該不被記載著,當我騎機車到達雙溪火車站旁的小七時,牆上的鐘告訴我,我將在十二點半的左右到達貢寮火車站。

根據這裡的居民告訴我,如果要走草嶺古道的話,從福隆那裡出發會比從貢寮出發來得近,而且也比較好走,但是我這個人有個怪毛病,一個喜歡走偏鋒,走極端的個性,明明有比較好走的路不會想走,一定要選那條比較難走的路,如果沒有這樣子,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也許在我血液深處還留著台灣三百年前先民的拓荒精神吧?是喜歡面對未知的事物?還是喜歡走上不一樣的道路?我自已也搞不懂。

從貢寮火車站出發,經過上一次走錯路線的教訓,這次我乖乖的尊從指示牌的方向行走,上一次從貢寮國中前的台二丙走到草嶺的入口,這次是從德心宮前,時間省下了大約十分鐘左右吧?

按照慣例,我會在遠望坑前的土地公廟前拜一下才出發,也算是祈求一路平安,也希望至少可以讓雨持續到我下山之後再轉大。可能是我的八字跟草嶺犯沖,也可能是東北角習慣性的陰天所致,所以每次我來的時候,總是遇不到好天氣。

這次的陰天,從當我進入深坑之後就照不到陽光了。


草嶺古道的風情適合像品嚐名酒一樣的慢慢品嘗,這樣子往後才有細細回的可能,但我想,這次我想,我想豪飲這山水。

邁開大步,我行走在上草嶺前的柏油路上,風不大,微微的風帶走陰天的沉悶些許,至少空氣是流通的,走起路來就比較輕鬆一點,望遠坑這裡有個親水公園,上次來並不是假日,而且還是十二月的寒冬,雖然沒有寒流來襲,但想玩水的興頭總是被掃掉不少。

這次再來,親水公園裡頭多了些觀光客趁著假日全家出動,跟上次死氣沉沉景況已然大異。也許像我這種年紀不該有太多的感時傷懷之念,但只是季節一轉,日子一換,同樣的地方也有著不同的可能性,多多少少會讓人有點世易時移的哀愁。

我的心情,跟親水公園裡頭的快樂,很明顯的不搭調,所以我用最快的速度繞過這座親水公園。

但這座親水公園有個特色,當你轉過彎道之後,繞過土地公廟將會發現一大片的梯田,可能是私人土地,因為在路邊有民宅,可能是開放空間,因為梯田裡頭種植的不是一般的農作物,也許是水生植物園區之類的設計吧?

我喜歡梯田的風景,一階一階的分布,好像順著這樓梯走就可以登上山頂似的,比平地上的農田可愛多了。

通過遠望坑,直上草嶺吧!

一路上的風景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除了多開了幾種花以外,一切的一切跟我上次經過時幾乎完全相同,但就是這些突然冒出來的顏色,讓通往草嶺的路上多了些生機,晚春的綠不如早春的鮮嫩,但仍帶點稚氣未脫。

不同於盛夏的怒放,晚春的生意盎然總帶點矜持,這是屬於春天的少女情懷。
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依舊笑春風。

轉入登山口,第一次休息的中繼站設立在雄鎮蠻煙碑。

幾道陡坡走完,汗水是對體力考驗的証明。雨,開始穿透樹葉,我可以清楚的感覺到雨滴和肌膚最親密的接觸,就像情人之間不太需要熱烈但又讓人離不開的那種若有似無。

接近雄鎮蠻煙碑,愈來愈有荒野的味道。

我是宜蘭人,但我一直到高中的時候才知道有雄鎮蠻煙碑的存在,一直到我離開宜蘭到新竹上大學之後才第一次跟它有所接觸,之所以知道他的存在是因為一本叫做 「少年噶瑪蘭」的小說,內容述說著一位噶瑪蘭平埔族後代的少年誤闖時空,回到了三百年前剛開發的蘭陽平原,和他的噶瑪蘭祖先們一起生活的過程,書裡頭的潘 新格,就是在雄鎮蠻煙碑下開始他的時空之旅的!

也許我也應該在某個颱風來襲前到這裡一遊,藉由某種能量交體的作用,說不定我也可以回到過去,或者是穿梭未來。

姑且不論這件事情是否能夠成立,但雄鎮蠻煙碑這幾百年來見証了多少往來於宜蘭和台北之間的歷史,又目睹了多少來來往往的故事?這一類超越人類生命極限的存在品,總是很容易讓人有種跟著他一起穿梭時的錯覺。

對了!從貢寮方向出發的話,在到達雄鎮蠻煙碑之前有個地方可以回首來時路,那是一個類似埡口的地方,有著極佳的視野,如果是天氣良好的話,可以看到台灣東北部的海岸吧?那個方向,是福隆還是貢寮?

進入這個小山谷之前要先從草嶺旁的小路繞出主線才能到達,也許下次時間跟天氣可以配的時候,我會好好的把這條支線走一次,說不定,我可以走到對面的山谷,用另一種不一樣的視野來欣賞草嶺。

走過了雄鎮蠻煙,接下來的景色愈顯荒涼,草木的高度愈來愈低,快到草嶺埡口的時候,周身只剩下芒草跟不高的灌木,在水邊可以看到一點野薑花點綴,但數量並不夠多。

「風從虎,雲從龍」在這裡得到証實,當年留下「雄鎮蠻煙」字跡的劉明燈在行經此處時,有感於狂風大作,所以在這裡留下了個狂草的「虎」字,刻在碑上鎮壓此處的狂風,我不知道被鎮壓前的狂風大作是怎樣的情景,但這裡的風之大,我只在冬天的澎湖領略過相同的風壓。

在接近虎字碑的時候,山頂上的霧氣開始聚集,濃霧使的視線嚴重不良,感覺上我必須要用雙手把霧氣撥開才能行走,狂風、大霧再加上雨水,也許這樣的草嶺才是正常的,也許,我應該在這次難得的壞天氣裡頭,一鼓作氣走到桃源谷步道,從大溪那裡回貢寮才是。

在揮別土地公之後,我開始往天公廟的方向出發,之所以沒有往桃源谷方向前進的原因,只是很單純的不想讓我跟桃源谷步道的第一次相逢,是在五里霧中。

從這裡下坡很輕鬆,只要低著頭一直走就可以到達,但我一直覺得這一段路不應該低著頭走,當天氣好的時候,低著頭走這一段是一種相當浪費的行為,再加上,可能是這裡的山勢陡峻,所以即使是下雨的陰天也怎法完全掩蓋他們散發出來的靈氣。

我一直覺得宜蘭的山隱隱的散發出一種氣息,那是其它地方的山所找不到的,即使那山比這山再雄偉數倍。


大里的天公廟很有名,但對我而言所有的名氣都是虛假的,真正的魅力來自於「花生捲冰淇淋」這一物上,加點香菜之後味道更是一絕!





我喜歡海,東海岸或是東北角,總之就是東台灣的海。
這裡的海藍得看不出他的憂鬱多深。

我喜歡海,是喜歡他的藍,還是喜歡他深不見底的憂鬱?

上次我在草嶺上留連以致於下山的時候剛過一班車,而這次在太早通過草嶺,以致於太早到大里,三點半左右到大里火車站,但重點是三點十二分剛走一班北上電車,下一班要等到五點零五分才到。

所以我有將近一個小時半的時間可以在大里這一帶走走。

大里這一帶的海岸是礫石海岸,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觀光價值,但是沒有觀光價值也許就是對我而言最大的價值了!因為,沒有人。除了偶遇的漁民以外,這裡不太會 有什麼人路過,觀光客的重點大部分放在北邊的福隆海邊,或者是南邊的北關、烏石港,大里這一帶的海邊剛好就成了一個可以暫時離開人間的世外桃源。

但也許就是因為沒有什麼外地人會來到這裡觀光,所以不用對於這裡的海岸抱著過高的期待,因為乏人清理,所以礫岸上堆滿了來自海上的漂流木,消波塊裡頭卡著廢棄物,可能是在颱風期間由其它地方漂過來的,也有可能很單純的只是居民的生活廢棄物罷了。

我很自私的以為,這些礙眼的東西是我眼不見的,基本上並不會打擾到我和大海的對話,所以,視若無睹是我對付這些殺風景因素的方法。大海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只要靜靜的坐在那裡不動,看著看著,好像什麼煩惱都可以被他帶走。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
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BY 張雨生 大海

就像張雨生所唱的那樣,也許這片海真的有種神奇的力量也不一定。


我想,讓灰姑娘最失望的莫過於及時響起的鐘聲,因為客觀的時間總無視於主觀的意識,快樂的時間,總也是消逝得特別快,我,也該回到屬於我的地方了。

回到大里車站,過天橋月台,搭上北上電車,貢寮下車,二十分鐘的電車車程,足足花了我八倍的時間翻山越嶺,交通的易達性又帶來什麼變化?對於社會,對於人心?


我想很單純的寫下遊記,但是翻騰的思緒讓我無法很單純的只是紀錄。

在公路交通未開發以前,草嶺古道一直都是往來於台北、宜蘭之間的主要道路,一直到濱海公路和北宜公路開通之後才慢慢的淡出歷史舞台,這樣的一條古道,對於北 部和東北部的開發史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真的是世易時移嗎?一條曾經是宜蘭人經濟命脈的古道,現在扣除掉觀光價值以外找不到其它的用途?

有什麼東西是永遠不會變的?

所謂的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的關系是絕對的嗎?是不可變通的嗎?
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什麼東西都不是絕對的時候,你的絕對又是什麼?你所信仰的價值觀有沒有可能在一瞬間改變,又要用什麼態度面對?

我的腦海裡頭上演一場辯論會,正反雙方各說各話,鮮有交集!










聰明的小孩應該知道,我現在等的只剩下宜蘭的天氣是不是能夠配合我的行程,地點已經在這篇文章裡決定好了。而如果我重新拾起以前的狂氣,是不是能再重新寫出類似這樣的文章呢?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你,喜歡棒球嗎? 《二》



在我的生命中曾經有這麼一段全心全意屬於兄弟象的日子。

重考那陣子因為遇上同好,讓我對於棒球的關注又重新慢慢的多了起來,可是在考上大學之後,又因為沒有同好可以討論,日常生活中也看不到關於棒球的影子,所以我又只好重新回到高中時代那種對於棒球不聞不問的日子。

就在大一下學期的時候,林易增要退休了,場地就在新竹。我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在我身邊還是有著象迷存在的,當時的我沒有把這個心情表現出來,還是一副漠不關心的表情,可是在心裡的想法是很激動的,因為我又找到同好,喜歡棒球的同好。

隨著林易增從球員的身份退休轉任總教練那個時候開始,兄弟象的戰績從上半季的跌跌撞撞一直到下半季一嗚驚人,讓人跌破眼鏡似的開始由黑翻紅,從谷底逆勢打進當年的季後賽,並在一比三的超大劣勢之下取得當年的總冠軍。那年的對手是統一獅,而兄弟前四場只贏了第一場,在統一取得三連勝的情況下,除了象迷以外的人都會覺得那年八成會是統一奪冠吧!

那年在日籍投手養父鐵超強力的先發救援兩頭燒,還有本土投手上勁力出人意料之外的好表現,打擊群跟著發揮出堅忍不拔的韌性,即使在落後的情況下也絲毫沒有任何放鬆。那種出自內心最深處的感動讓我不知不覺的又回到國中那個時候對於兄弟全心全意的投入與喜愛。





那個時候我從學長手邊拿到關於當年系列賽的影片,也是因為這七場比賽讓我重新拾起了對於棒球的的熱情(或者說是對於兄弟的熱情)當年職棒放水事件的陰影雖然還存在我心中,但比起留在過去的傷口上,我寧可相信現在打球的這批球員是用他們全部的心力投注在球場上的。

大二那年我沒有隨著這股感動進到球場看球,雖然新竹棒球場也有職棒賽事,可是我一直都沒有動過進到球場裡親自為球員們加油打氣的想法。大二那年的我參加太多社團,除了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又沒有得到什麼東西以外(其實我也覺得很對不起當時和我一起擔任社團幹部的其它人,常常讓他們代替我的工作,幫我把原本應該屬於我的工作完成), 整個大二那年我還是沒有讓棒球比賽再次重新回到我的生命裡。

那年兄弟奪得上下半季的季冠軍,根據聯盟的規章,像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時候,還是得進行總冠軍賽,但兄弟可以先獲得一場勝場的優勢。那年兄弟以四比零的姿態得到年度總冠軍。

2001年在台灣進行的亞錦賽,讓這個島上的人們好像又重新想起了棒球這件事,而原本慢慢放淡忘的中華職棒又開始慢慢的有人關心起來。至少在我大二那年的時間裡,身邊在談論棒球的人慢慢跟著多了起來,我想這是件好事。

我是在大三那年才開始跑到現場去看球賽的,這點到也不是什麼難看的事。本來在宜蘭這裡因為沒有正規職棒球場,職棒球隊不可能在晚上到這裡比賽,再者,當時 以宜蘭地區的交通和人潮來看,也不可能供得起職棒球隊的比賽。在大三那年和同學一起進場看球的時候,我好像又想起了國中時候的微小夢想:「等我長大之後, 一定要到現場去看場真正的職棒比賽。」。在我大三那一整年裡,只要新竹球場有比賽,我們就會排開當天所有的行程,一起動員到現場去幫兄弟加油。

雖然我們那群人沒有跑到總冠軍賽的現場去看比賽要(畢竟我們還不是那麼瘋狂的球迷),但當年在總冠軍賽裡幹掉興農牛的快感還是讓我們以身為兄弟象迷為榮。那年我打工的地方有個牛迷,我也總喜歡在兄弟贏球的時候用當時國中鷹迷同學的睥睨神情來看他,只是看著,臉上似笑非笑的神情什麼也不說。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對於棒球的認識不是只有場上的出局和得分,而開始會關心到棒球場上每個戰術下達的時間點還有執行的時機。我開始知道什麼是投手防禦率,打者打擊率、上壘率和長打率各自的意義,還有其它和棒球有關的統計數字。

大四那年的課很少,再加上某件意外的關係,連上課都不太常出現的我並不是那麼常和同學們一起進到球場看球(我知道他們偶爾還是會進場看比賽,但頻率已經不像大三那年一樣了)。我的棒球版圖在這一年正式擴展到整個北台灣,除了在新竹的比賽以外偶爾我還會騎機車到台北看比賽,新莊球場和天母球場常常也是我去看比賽的場地,那個時候對於棒球的瘋狂程度,早就不是國中時候的我比得上的了。

因為大四那年太愛蹺課,惹惱系主任的我被多留下來一年察看,在沒課的日子裡除了打打零工以外,我還是會跑到台北去看比賽,但新竹球場反而被我荒廢掉了。現在想想,也許那個時候我們一起看比賽的心情,跟本就不是為了讓兄弟贏球,而是為享受當時一起為兄弟加油的心情。

有時候我很想重新回到大學那段時間,和他們一起回到球場上,手上拿著微熱的PIZZA,另一手拎著冰涼的啤酒,臉上被秋天夜裡的涼風吹拂著,耳邊環繞著熱情球迷加油吶喊的聲音,心跳隨著場上的戰況而起伏不定的那段時光。

可惜的是現實生活中的羈絆實在太多,在畢業之後我的同學們全都散落到台灣各地,要再齊眾一堂的理由早就不可能是一場棒球賽了。





我和棒球這個運動牽連了將近二十年的情感,無論在我生命中的任何橫切面上,總是可以在紋理上找到些微的棒球成份在裡頭,其中身為最重要的媒介的,就是兄弟象。在這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無論是明目張膽的或者是私底下暗底裡偷偷來,我始終都以身為一個象迷為榮。

但我現在的身份不是象迷,只是一個單純喜歡棒球的平民老百姓。

不是因為兄弟發生了國道事件,也不是因為在職棒復興之後又不斷發生的簽賭事件,而是因為兄弟在蔡豐安這個球員的處理手段上實在太過份,又對於資深球員陳懷山的態度讓我難以置信。無論是蔡豐安事件或者是陳懷山的個案,在在都重擊了我身為象迷的情感。

再者,當我發現當中職無法在制度上更上一層樓,而原兇竟然是之前我所支持的球隊時,在理性面上又讓我覺得難以承擔。




所以後來我選擇放棄象迷的身分,單純的以棒球愛好者的心情,再也不受球場上的勝負影響,只單純的以球員表現來欣賞棒球比賽,這種輕鬆娛快的心情又實在讓我難時割捨。當然,那些關於棒球的數字統計也就跟著不是那麼重要了。

慢慢的,我也淡忘了當象迷的感覺是什麼。



所以這是一段背叛自己,也背叛眾人的故事。   



《未完待續……》




博客來詐騙電話


我很少這樣一天發兩篇文章的,但剛剛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妙,讓我忍不到明天再來聊這件事。

02-23644672  而且我剛剛拿這個號碼到GOOGLE上搜尋,竟然還找得到相關的連結,這明明就是金石堂的客服傳真電話號碼啊!。








話說,我在去年八月份的時候因為受不了美人誌封面上蛯原友里這張該死的笑容,所以破天荒的掏腰包從博客來那裡買一本回家,沒想到就在今天晚上,本雜誌讓我成了詐騙集團的對像。





『喂喂,這裡是博客來,請問是麻吉熊先生嗎?』
(電話那頭操著很不標準的中文,一聽就知道是詐騙集團)


「哦,是啊!怎麼了。」我說。

『是這樣的,你是不是有在八月中的時候買一本美人誌,金額是78元,是在便利店取貨的?』    
(等等,便利店是什麼鬼?)


「好像有耶,我看一下。」我承認我在裝死。

『好的』

「真的有耶,這本是我為了封面才買回來的,怎麼了嗎?」
(你們一定要佩服我的演技,真的 

『是這樣的,我是博客來的會計現在在對帳,我們發現因為我們這裡作業疏失的關係所以讓您的這筆交易被勾錯,變成了36期的分期付款,而且是每一期都會扣掉78塊錢。這是我們的作業疏失,我們會再做內部調查看看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之後再向您到歉,現在可不可以請你回答我們要不要做取消的部分。我們會拿著您的訂購記錄和那個金融機構確認您的訂單,不然的話就會自動連線到您所屬的金融機構,每個月會從你的帳戶裡扣掉78元,而且沒有辨法取消。如果要取消的話,請您告訴我們你有在往來可以做取消的金融單位名稱?」

「什麼?你可不可以再說一次?」我想考考他稿子有沒有背熟,有看謝震武節目的人都知道,最後最長最饒舌的台詞都會被重覆。


『是這樣的…!#%&%^%@^^^(%*)*%*』  電話那頭的女生又重覆了一次剛剛的內容


「哦好啊!我同意。」


『那請你告訴我您要做取消的金融單位名稱。』

「可是我這裡不方便……」
(現在告訴你,等一下就有人用那個名義打電話過來啦 


『請您告訴我你要做取消的金融單位名稱。』

「等一下,明明是你們自己內部的疏失,現在為什麼要我負責?」


『是的,這是我們內部作業的疏失,我們也覺得是我們的錯,在這裡我向您保証,我們一定會查出是那位便利店員工出的問題,到時候會再向先生你公開致歉。』
(屁啦!你們這些天殺的詐騙集團會公開致歉? )

「咦!我現在有點事情耶,能不能請你晚點再打?」


『好的,那請問你什麼時候方便呢?』


「哦 ~~~~  我想想,可能要到明天早上吧!」


『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公司今天晚上十二點之前就要做結帳的動作,如果超過今天晚上的話,就會變成自動執行的狀態,您就沒辨法做取消了哦!之後每個月都會自動從您的戶頭裡扣掉78塊,而且是連續36期。』

「這樣啊……那就麻煩了。」


『是的,那可以請您告訴我您方便在那個金融機構或郵局做取消嗎?』

「等等,我已經告訴你要取消了啊?」


『是的,但是我們在作業流程上還是要取得您的同意,然後之後會在有人跟您確認。』

「明明我已經答應要取消了,為什麼還要這麼麻煩?」
(這個時候我的口氣應該要開始表現出不耐 


『不好意思,這是我們作業流程的疏失,所以……』



「而且你們怎麼會知道我的金融資料?」


『哦,這是您的個人機密部分,我們不會知道,所以才要請您的金融機構再跟您做確認』
(你看他們的教戰守則多麼的嚴密啊!   )

「我不管,反正我已經做取消了,你沒辨法扣款是你們的問題,和我沒關係。」


『先生,不好意思哦!扣款是您的帳戶會被扣款,和我們博客來是沒有關係的。』

「沒有關係?明明是你們的問題現在跟我說沒有關係?」


『是的,我們承認是我們的問題,我們在之後也會再向您做道歉的手續,所以現在能不能麻煩請您配合我們的作業流程,之後我們也會再對您做公開的道歉,現在方便告訴我們你可以配合做取消的金融金機名稱嗎?』
(反正就是會一直跳針要你告訴他們隨便一家銀行的名稱就是了 

「我才管你的咧,我已經說要取消了,如果還不讓我取消的話,明天我就告到你們客服那裡,看到底要不要讓我取消。」


『先生,不好意思哦!我們因為要作帳的關係,所以一定要在今天晚上十二點之前跟您做確認,如果你不答應要取消的話,從明天開始就會自動作扣款,我們以電話告知的的方式向您做確認有做告知的動作,所以現在的對話內容都會做全程錄音。如果您不取消的話,我們就不需要浪費時間在做電話聯絡了。』
  (喲!軟的不行,來硬的了     )

「我沒有說我要不要取消啊!要不要都是你說的,你現在是想怎樣,有錄音就給你錄啊!最好是全部錄下來,我沒在怕的啦!」
 (不好意思,最近火氣大,難得有人打電話來討罵)


『先生,不好意思,可不可以請您不要生氣,我們好好談可以嗎?』

「我沒有生氣啊!我沒有生氣啊!要談大家就來談啊!」
(這歇斯底里的口氣都快我覺得可以去演八點檔了     )


『這是我們作業流程的疏失,我們也保証一定會追查出是那位人員出的錯,事後會再請他來向您道歉。可是我們現在就是需要您的金融單位做取消,可以請您方便告訴我們一下嗎?』


「我管你的,我現有不會告訴你要不要取消,要取消是你家的事,不取消也是你家的事反正我就把事情鬧大,看看到最後是誰倒楣,我在媒體界也不是沒朋友,要玩大家來玩,不然大家上法院也行……」




結果我唬爛的草稿才剛打好,電話就被掛掉了。

本來我想隨便捏造一個沒在來往的銀行名稱,跟另一個成員虛以委蛇半天之後再看心情向他表明我是警務人員的身份,其實你的這通電話從一開始就被監聽了,現在我們的警員應該已經布署好包圍的警網,你自首的話可以減輕一點刑期之類的鬼話。

但他這樣任性的把電話掛掉,害得我接下來的戲沒得唱  





之後我打給博客來的客服做確認,結果號稱365天營業全年無休的客服專線還是有下班的時候,過了客服人員的上班時間之後,客服電話是沒有人接聽的。

然後我打去給 165,表明對方謊稱是博客來,他馬上就回答說:「是不是說分期勾錯然後要你到提款機去操作的?那個沒關係,因為博客來之前個人資料有外流,所以他們會知道你的購物明細,不用理他就是了。」



以後接到這種電話,不要理他就是。

如果你剛好工作上出了點茶包被老闆罵,或者和另一伴剛剛吵架結束,或者是沒來由的就是心情不美麗正愁身邊就是少了這麼一個發洩對像的話(反正人家劍君都可以硬擠出十二恨了,隨便找個理由發洩一下是OK的啦!),那麼我想他們可能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願意發發慈悲心的話,把他們播來的電話號碼記下來,打電話到165做登錄也行。


雖然他們還是有很多種手段可以更換電話號碼,不過增加他們一點麻煩也算是造福世人的一件小小善事啊!





相關新聞:

網路購書洩個資  為害南部校園    中國時報  2007.11.28

博客來洩個資 判賠消費者  聯合新聞網  2008/11/20

洩露個資侵隱私 博客來判賠    資安之眼 2008/11/20


延申閱讀:

不只博客來,金石堂也傳詐騙!    重灌狂人



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你,喜歡棒球嗎? 《一》


92年的巴賽隆那奧運,是我真正知道有棒球運動的開始,那年的中華成棒代表隊遠征西班牙,在一番激戰之後打敗美國和日本等強隊,抱回了一面銀牌。

我家的老舊收音機那個時候還可以運作,我從每天晚上的現場轉播裡知道當天的戰況,聽著廣播節目裡激動又熱血的主播,在遙遠地球另一邊報導著中華成棒代表隊的表現,在我小小的腦海中開始描繪出那時棒球員的身手。

我想像著那個時候的郭李建夫是怎麼投出快速直球三振每個打者,然後脫下球帽擦拭額頭上的汗水。白昆弘是怎麼完成每次接捕,蹲在本壘板的後方指揮著守備佈陣,紮實的接到投手投出的每顆球。最讓人喜歡的應該還是廖敏雄,偶爾從收音機裡傳來他讓小白球飛過全壘打大牆的時候,我想全台灣的人都瘋狂起來了吧!

從國小六年級開始,因為這群奧運選手的努力,讓我和我的國小同學們開始玩起棒球這個運動,雖然只是在下課操場上的偶一為之,那個時候的我們心裡都企望著能夠成為為國爭光的棒球好手。雖然我們的打擊不行,守備不好,跑得也不怎麼快。我們從書上還有電視上能得到的所有棒球知識,統統被我們拿來應用在日常生活的比賽裡。

也是差不多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被其它人告知在台灣這裡有著職業棒球正在進行著,告訴我這個消息的人是位獅迷,除了他支持的統一獅以外,中華職棒聯盟那個時候還有三商虎、味全龍以及兄弟象。當然他不可能只是平白無故的告訴我這個消息,在那位仁兄的計劃裡,在他告訴我這個消息之後,應該是要讓我成為獅迷一員的。

那個時候的統一獅沒有像現在和7-11結合在一起,動不動就來個OPEN小將混著拍廣告(那個時候7-11都還不知道在那裡咧!),如果在當時有OPEN將的話,可能現在的我就會是個老獅迷了。

對於一個職棒的門外漢來說,只能很單純的從吉祥物樣子還有隊名來選擇喜歡的球隊。三商虎是藍色的,而且那顆虎頭看起來就是怪怪的,味全龍是紅色的還不錯,但那個Q版的龍實在沒有殺氣,統一獅更不用說了,那不是小白獅王嗎?

還不懂事的我選擇了黃色的兄弟做為支持的對像,僅管我不太清楚當時兄弟象的成員有那些,我只是喜歡黃色還有兄弟吉祥物那隻掛著長鼻子的大象。

我就這樣不知不覺的成為象迷,直到前幾年為止。





很快的,我升國中的時候剛好遇上兄弟完成三連霸的那幾年。隨著職棒熱潮的興起,獅龍虎象加鷹熊的效應也在我們的身邊發酵起來。

我們班上有另一位象迷,因為太喜歡棒球的關係,在有次上課時用橡皮筋、膠布和舊報紙做出了一顆棒球,下課的時候拿著塑膠墊板就在走廊上打起簡易棒球。那個時候我們只有一個投手,一個捕手,還有一個打擊者。投手需要完成投球和守備的動作,打者只要打擊,捕手除了要接住投手投出的球以外,偶爾還得面臨擦棒球的威脅。

就這樣打著打著,我們班的男生開始被這個無聊又幼稚的遊戲吸引,愈來愈多人開始加入我們的棒球比賽。我們也因此引起老師的注意,不許我們在走廊上進行比賽。但我們沒有因此中斷我們的棒球路,反而因此更加的壯大聲勢。

我因為另一位象迷的關係開始認識到兄弟象裡的其它成員,棒球先生李居明、萬人迷王光輝、盜帥林易增、小鋼炮陳彥成、鐵捕洪一中還有假日飛刀手陳義信,洋投巴比諾、克力士,打擊好手路易士和葛雷諾都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認識的。

因為我們在走廊上打球的關係,引起了隔壁班其它同學的關注,我生命中所認識的第一位味全龍迷走進我們的生活,還有另一位鷹迷也是。那位龍迷偶爾會和我們一起打棒球,再加上他當捕手的功力實在沒話說,所以雖然各自的陣營不同,我們也都不會刻意去引起口頭上的戰爭。

那位位鷹迷就不一樣了,我們和那位鷹迷之間的對話常常都是在互虧的,互虧的內容要視昨天晚上的戰況而定,如果時報昨天晚上輸球,我們會在他面前表演折鷹翅的動作。如果兄弟象輸球,他會什麼都不說的從我們面前走過,用一副不可一世的驕傲臉孔。又如果,昨天晚上進行的是象鷹大戰的話,那我們之間跟本就是楚河漢界,勢同水火,一發不可收拾的態勢。

我們喜歡在他面前表演廖敏雄揮棒落空的畫面,或者是曾貴章盜壘失敗被洪一中和吳復連觸殺在二壘前的樣子,再不然就算是王光輝昨天晚上打致勢安打的樣子也行。他一個小小的國中女生,也不可能在我們面前表演尼洛投球的樣子吧!

只是那個時候時報鷹的戰績好得靠背,常常讓我們一群男生在他面前抬不起頭來。





其實,就算老師不管我們,那個時候人數眾多的棒球人也不是小小的走廊容納得下的。剛好老師不準我們在走廊上打棒球,索興我們就把戰場轉移到操場上吧!

也隨著我們的陣容愈來愈壯大,那些簡單的裝備已經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就像RPG遊戲裡的勇者要隨著等級的提升更換裝備,我們的棒球用具水準也跟著開始提升。我們的用球從報紙紮成的紙球升級成縫著紅線的軟式棒球,球棒也從塑膠墊板捲起來的空心棒變成又重又難揮的便宜木棒。

說到手套就絕了,我們幾個人試過人造皮手套之後,紛紛覺得不行。所以直接略過了人造皮手套這個階段,直攻真皮手套。我們每個人都花了好一陣子存錢,才買到屬於我們的真皮手套,我的美津農投手手套就是這樣來的。

武器已經到手,人員也都訓練得兵強馬壯,我們班和隔壁班之間的戰爭已然不可避免。





就像我之前所說的那樣,這裡理所當然的成為我們約戰的場所。一直都在學校綠色草皮上打棒球的我們是多麼希望可以真的在紅土球場上進行著一次真正的棒球比賽。

我們約好不能盜壘,以當時我們的守備水準,遇上盜壘跟根就像紙糊的那樣。又約定好最多只能跑上二壘,因為這個場地雖然比較完整,但也不是個正規棒球場,在沒有圍牆的阻擋下,球是會一直滾個不停的。再來就是關於全壘打的部分,只要把球打進水池就是全壘打,但我印象裡從來都沒有人可以完成這件事。

在我們約戰的當天,雙方的人馬殺氣十足的對立著。當時我們的先發投手自己不爭氣,才第一局上半就用保送送掉了11分,接下來雖然我們拼命追趕分數,但早就已經無力回天。我們以很難看的比數被隔壁班打敗,然後又約定了再戰的時間。

第二次比賽,對方因為人手不足找了個投手來。結果沒想到那個投手是高中生,他投出來的球速又快又準,打擊能力又好得一蹋糊塗,完全不是國中生可以應付得了的。雖然我們自己的守備沒有出現太多問題,可是在打擊沒辨法發揮的情況下還是不敵隔壁班的外籍傭兵。不過這次我們只是小輸,不像上次那樣瘋狂失血。

就在我們約好的第三場戰役即將開戰的時候,某個社區慢壘隊剛好也要用這個場地比賽。我們實在抵不過大人們的要求,所以只好組成聯軍來和他們對戰,可是我們不會打慢壘,無論在技術上和實力上都和他們差上一大截,結果在第三結就被人家提早結束比賽,只能看著他們的人馬在原先就屬於我們的球場上痛快的打球。

之後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就再也沒有提起過要再回到這裡打棒球的事情。之後雖然我們也有在學校操場打過幾次球,但那個感覺怎麼樣都讓人提不起勁,跟著也就不了了之。







我們男生和鷹迷之間的戰爭還沒有止息,雖然輸的多半還是我們,但我們爭的是那口氣,棒球場上的輸贏早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再過一陣子,職棒爆發放水球的事件,我們喜歡的球隊都有人參與,由其時報鷹因為主力盡失的導致戰績大不如前。雖然那個時候我們有了可以說嘴的理由,可是我們再也沒有人拿這件事情來欺負那個鷹迷,職棒的事情在我們這群人的口中成了某種默契。

我們還是偶爾會打打棒球做消繾,可是我們都再也沒有提起關於職棒的種種,之前對於自己支持的棒球隊的熱愛好像一場夢一樣的消散在風中。還然還是有人嘴裡說著:「那些打假球的抓光了之後,現在打的都是真的啦!」之類的話來讓我們重新拾起熱情,但國中那個時候的我們實在不知道怎麼面對其它人投來的異樣眼光,那種眼神好像我們也參與了整個放水球事件那樣。

也許是國三那年的課業壓力,我好像再也都沒有見過那個鷹迷笑過。

有很多事實我們只能接受,課業壓力只是個藉口,我們比其它人幸運的是剛巧在我們遇上升學壓力的時候碰上這件事情,至少讓當時的我們有個轉移焦點的對像。





上到高中之後,棒球這個東西短暫的從我生命中消失。我猜想也許在那個時候的同學裡也有跟我們一樣的棒球愛好者,但碰上了放水球事件之後再也難以啟齒自己曾經喜歡過那種東西,再加上我們學校對於升學的注重一向大於其它。棒球這項運動連茶餘飯後的話題都難以成立,更不用說要大家親身去體驗棒球的樂趣了。

我那個時候的同學們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各個國中的皎皎者,在他們之前的生命裡只要好好把書讀好就是最大的成功,除了讀書以外的事情不太需要費心,也沒有時間費心。就像我之所說的那樣,我實在很難忍受他們為了分數惺惺作態的樣子。

高二那年,我曾經試著讓國中時代的下課紙棒球賽死灰復燃。我在上課的時候用了國中時候的那些材料紮成同樣的紙棒球,一樣捲起放在桌上的大墊版找了幾個同學開始玩國中時期的把戲。我想是高中生活實在沒有什麼樂趣,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打得比我國中時還高興。

但不同的是,我們的教室於於全校最高的五樓,所以只要一個不小心打成擦棒球就得跑到樓下去撿回來,如果發生這種事的話,那節下課就等於毀掉了。後來我們制定一個罰則來有效的防止這件事情再次發生,我們規定只要打成界外球的打者,或者是發生暴投的投手都要先經過阿魯巴的酷刑之後才能下樓去接球。之後這個罰責又不斷進化,因為事關阿魯巴與否,我們用最詳細的態度來審視這個法案,並且按照實際情況略做調整。

這罰責一制訂之後,界外球出現的機率果然大大降低。我不得不提的是,這個罰責的制定者成了第一個被處罰的人,他一個不小心失投讓球飛到樓下,在我們施完阿魯巴極刑之後,他微微開著兩腿跑下樓的樣子我到現在都還記得。而且到最後,我們實在是不知道為了打棒球而打球,還是為了阿魯巴而打球。

本來我以為這樣的樂趣可以像國中那樣引起廣大的回響,但不知道是誰向我們班導告的密,我們的下課棒球賽就在老師的一句:「都幾歲的人了,不要再玩這種幼稚的遊戲。」被宣告終止。



升上高三之後,我們除了讀書以外再也沒有被付與其它任務,讀書以外的諸多事項都是被宣告禁止的,棒球自然而然的也被屏除在我們的生命之外。我們根本就還來不及思考著讀書所能為我們帶來的影響,就這麼混然不覺的畢了業,走向聯考的那道門。

「你考上大學之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但不是現在。」他們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在重考班的那段時間裡,剛巧在我前面的也是位象迷,偶爾他會告訴我兄弟象最新的戰況,然後我又慢慢的和職棒有了關係。在我重考的那年裡,國手馮勝賢的加入讓兄弟注入新血,後來彭政閔和陳致遠的加盟又讓兄弟的攻擊火大大躍進,後來才有了在我大學時候的兄弟再次三連霸。






《未完待續……》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Flickr + Moo




我是個愛到處跑到處拍照的人,也像其它喜歡這麼做的人一樣,我把拍來的照片存放在電腦硬碟和網路相簿裡。

網路上可以找到的相簿很多,也都各有各的特色,以我個人的使用習慣來說,23HQ的服務比較合我的胃口,而這也是我最早使用的網路相簿服務。在我所能知道的類似服務之中,23HQ是最早完成中文化的,而且在瀏覽照片和支援外嵌語法功能上也是,在上傳照片的品質上也比其它為了節省空間而壓縮圖片的免費服務好太多了。當然,23HQ也有著和社群分享功能。

只是後來我沒再使用的原因,是因為那個時候23HQ不支援MAC的大量上傳,而且每次我使用瀏覽器上傳照片的時候總是會有點卡卡的,而且用瀏覽器上傳照片也有風險,所以後來也就沒有再跟著繼續使用。

23HQ針對大量上傳的使用者提供了E-MAIL上傳的服務,但我這個動不動上傳量以百MB做單位的使用者,有那個MAIL服務可以讓我一次夾帶數百MB的圖片的?

緊接在23HQ這個相簿之後的,就是我的Flickr,Flickr這東西有多好,有在用的人都知道。

除了23HQ上原來就具備的所有功能以外,我想Flickr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對於外掛程式的支援,還有其它附加服務的功能。

今天我想說的MOO就是在眾多Flickr服務裡的其中之一。




在Moo這個網站上,提供了讓你把圖片印製成實際產品的服務,包括了攝影集、明信片、賀卡還有MiniCard等服務。你可以選擇從你的電腦裡上傳圖片,或者是直接從你的Flickr相簿裡頭把照片匯入。當然,除了Flickr以外,Moo也支援其它的網路相簿服務。

每種不同的服務會收取不同價位的金額再加上運送到各地的郵資,以信用卡付款之後,大約十到十五個工作天之後就會收到。






以Flickr的使用者為例,如果我想製作MiniCard的話,那麼首先我要先從MOO這裡登入到我的Flickr帳戶裡,第一次使用的話會由Flickr來認証你的帳戶資訊,確認是你本人授權MOO來使用你的圖片。按下確定之後,MOO會把你在Flickr上的照片全部抓出來,讓你篩選照片。

MiniCard以100張為單位,你可以直接在全部的相片裡挑選100張照片來製作,也可以讓MOO幫你隨機挑選100張,或者MOO也可以幫你從你所選擇的SET裡,隨機挑出其中10張片,然後慢慢累積到100張。

之後,會進入到製作的頁面,你可以在這裡選取每張照片想取用的部分。選取區塊的大小是固定的,你只能更改水平或者垂直選取。另外,你也可以改變照片大小來讓選取區有點變化,不過因為印製上的問題,所以照片只能放大不能縮小。

你也可以從PREVIEW的選項裡預覽一下卡片印出來之後會是什麼樣子,跳出來的那個視窗差不多就是卡片完成之後的大小。



再來,就是在卡片背後留下你想留下的訊息。

內容可以看你的需求做調整,可以是一些祝福的話,或者是印上簡單的個人資訊字樣,把你即將完成的MiniCard當成名片來使用。印上去的字可以選擇不同的顏色,網站上也提供三種字型可以做為選擇(不過我覺得中文字看起來都差不多啦!),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同的個人頭像插入。

這個功能的缺點在於不能針對不同的照片留下不同的訊息,每張MiniCard上的字都是一樣的,如果還需要改進什麼的話,我想要讓他可以針對每張MiniCard留下不同的訊息,這樣用起來比較方便嘛。

等以上的步驟都完成了之後,就可以選擇付費方式和運送地址了。MOO有支援PAYPAL的付款機制,如果擔心個人資料會外洩的話,可以選用這個方式。





之所以會這麼熟悉的原因,是因為前幾天我用了這個功能製作了屬於我的MiniCard 


至於我的MiniCard長什麼樣子,連我自己都很期待! 






更多關於MOO:
Christabelle的藝想世界



圖片是從網頁上直接擷取下來的,如果有侵權的話,請告知。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雲門.面對大海的進行式




很可惜,這篇文章要談的對像不是龍應台。

是雲門。








《面對大海的時候》是龍應台的作品,《面對大海的進行式》是最近在台北故事館展出的展覽,內容是關於舞門舞集從小小的團體成長到國際性的知名團隊,在去年這個時候慘糟祝融又重新站起來的故事。

面對大海的進行式這個在主辨人楊照口中籌備了一年多之久,終於在今天的台北故事館隆重開幕。



台北故事館在幾年前從台北美術館旁邊的小房子,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小而精美的博物館,而就在幾年前「英國古蹟展」開展的那天,林懷民老師和台北故事館的總監陳國慈女士在故事館旁邊的雲底下談到了這次的展覽。

只是沒想到,在展覽籌畫的這段時間,雲門對於八里的練舞場發生火災,一把無名火把雲門舞集的資料全都付之一炬。



那座看起來像是蛋糕的小房子就是台北故事館,旁邊那塊變形的貨倉就是當時雲門失火的時候留下來的。在那個時候這個貨倉裡蒐集的是和雲門有關的影像資料,但在那場大火裡,連貨倉本身都被燒到變形,裡頭的資料下場如何,可想而知。



『你一定沒近距離看過舞者的腳,這麼美……』而我終於在今天第一次在超近距離看到雲門首席舞者黃珮華的演出,開幕的活動是由他獨舞的一段「水月」。



在水月上演的同時,整個場地都被舞者沒有一刻停留下來的動作所吸引。



就像流動的水一樣,沒有一刻的形態是固定的,就像是流動的水以人類的型態存在著那樣,這張照片可能是唯一暫停的時候,就像水流到了湖泊暫時得到休息。

在親眼見到這樣的表演之前,我很難想像人體柔美的極限會是怎樣,在看過這次的表演之後,我好像差不多可以開始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愛跳舞。那種力與美所展現出來的張力,連我這個門外漢都感受得非常深刻。






這是故事館的入口,打開門就是一大張雲門當年公演的海報。



這個動作超美! 




故事館裡的空間不大,在主要的展廳上展出的是雲門的舞者平時的練舞情況。唯一的一個電視瑩幕播出的是雲門舞者練舞的情形,我對其中林懷民老師對於舞者的引導方式有著深刻的印象。



位於同一個展場的一角,散亂的舞鞋,還有常常在電影裡頭看到練芭雷的時候扶手用的橫杆。

旁邊放的是行李箱,雲門用來行走江湖用的。當然還有其它日常生活用品,除了鍋碗瓢盆也放出來展示以外,各式各樣的痠藥布也放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使用心得,不是,是用來讓大家知道舞者為了練習舞蹈在身體上付出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演出的行程表,不過上面好像又不小心多加了什麼。



相信大家對於雲門的《行草》一定不陌生吧?






而這是雲門舞者的日常生活照片。






這張照片是展場中的隨拍,要發現他不怎麼容易,他在一個大家都會匆忙經過的位置。



上到二樓之後,這樣整齊的陳列室裡展出雲門在各地演出時所留下的紀錄。當然,在這裡也販售著明信片,可以寄給正在重建中的雲門舞集,為他們加油打氣。














重點來了!




不好意思,我說的重點不是市長大人,這個花語區偷偷讓大家體會舞台上的舞者是怎麼樣的心情,這是雲門在去年剛發表的作品「花語」,在這個舞台上大家都玩得忘了自己是誰。











當花瓣隨風飄落的時候,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情景。





不過,除了用現場的風力以外,還得用人力在花瓣堆裡翻攪。




但如果你有朋友的話,也可以一起合作拍出這樣的照片。
(感謝故事館不具名的工讀生配合演出。)










和林懷民老師有了近距離接觸之後,我覺得他是一個具有豐沛生命力的人。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讓人感受到他的熱情,還有對於所追求的事物的堅持。

如果在生命中的努力得到成果的時候突然遭逢大火,把之前努力所得來的全都燒光,可能很多人會不知所措,但這場大火在林懷民老師的眼裡,只是場對於雲門的考驗。而雲門會像之前他們一路走來那樣,無論遇上什麼困境,都會想辨法努力克服。

所以在火災發生之後,林懷民老師婉拒了公部門介入的力量,他說:「還有很多比雲門還困苦的演出團體,他們連表演的地方都沒有,如果真的想幫助台灣的表演藝術的話,請把這股想用來幫助雲門重建的想法和力量,轉而用來幫助其它表演團體。」




林懷民老師具有一種很棒的人格特質,在這個時代裡包括我在內的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從他身上學習到的那種。





更多關於:
















為了趕在今天寫完這篇文章,所以只是用照片和簡單的文字交待一下,過幾天如果有空的話,我會好好的把這個展覽作個介紹的。照片也是,等我全部整理完之後再說。

你們一定也想問為什麼我會有這麼多第一手的照片。

這是商業機密,不能說。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Yahoo部落格的小心得


自從我的部落格開章到現在,算起來差不多比三個月還要長一點點,所以,在這段時間的使用經驗我覺得應該已經足夠我寫下一些關於Yahoo部落格的一些想法。

原先我在挑選部落格服務的時候就沒有把無名列入考慮,我的無名帳號多半是為了登入之後才可以留的悄悄話功能,而不是為了在那裡發佈文章(而且他的文章發佈系統我怎麼用怎麼不順)。那麼,剩下的免費部落格服務,似乎就只剩MSNSPACE痞客邦樂多Xuite新浪還有天空部落格,這幾個比較多人用的網誌空間可以選擇。

做為一個MAC使用者,找到一個可以符合我的瀏覽器支援的部落格空間是最重要的。我不用主大部分電腦使用者都會做為預設瀏覽器的IE做為上網工具,上述這 幾個國內的主要網誌空間提供者,對我現在的主要網頁瀏覽器Flock來說,感覺上都差不多(題外話,我這個人最喜歡的瀏覽器是NetScape,但他在去年停止更新),我想他們大多都把IE使用者當做主要的對像吧!

純就個人感覺而言,MSN Space對MAC使用者來說,一整個就是超級不友善,而且有時候連他們本家的IE用起來都覺得不怎麼順。痞客邦雖然對於瀏覽器的支援度比較高一些,但老實說也和無名差不多,樂多和天空部落格我用不太習慣,至於Xuite光是面版就讓我望之卻步,更別說是註冊使用。至於新浪的空間,打從一開就我也沒有打算要讓我的網誌設立在這裡。

國內的沒有什麼想要玩看看的,那來看看國外的好了。

日系的FC2那個時候中文化才剛開始,再加上我用的瀏覽器很容易就跳出亂碼,所以雖然大家的評價給的都不錯,但我在玩了一下之後就決定放棄。迷你窩則是一整個可愛過了頭,像我這種字又多又難讀的文章出現在那種版面上好像又怪怪的。

至於Blogger,則是因為自由度太 大,我不想花太多時間在製作版面上,所以在看過幾個以BLOGGER為基地製作的部落格之後,BLOGGER也被我先擱在一旁。Wordpress的評價也很不錯,不過和BLOGGER有著同樣的問題,而且,似乎連網路空間都得要自己想辨法。當然以MAC的使用者來說,最近新推出的Mobile Me好像也是個不錯的考慮,但之前使用.MAC的經驗不怎麼好,所以對於這個新推出的服務我想先觀察一陣子之後再說。

我就這樣把國內外的各大BSP差不多都看了一次之後,猛的想起我也有個YAHOO信箱,至少用他們本家的部落格服務可以省掉重新註冊帳號的時間。接著我想 都沒想,重新登入我那好幾個月才會登入一次的YAHOO帳號,打開我的部落格服務,當天晚上很高興的想好部落格的名字、挑好面版、排好版型接著發佈我在這 裡的第一篇文章。

雖然,現在這個空間至少可以滿足我的基本需求免費、有相簿而且空間無上限、文章字數和篇數也沒有上限以及回應時候對於身份認証上的需求(關於這點我比較龜毛點,我想至少知道回應者的背景,而只是幾個字拼起來的網路代號)。

如果對於部落格沒有什麼要求的話,用YAHOO的空間是可以用得很高興,沒有什麼太多 太複雜的操作方式,該有的功能也都有,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好挑剔的。

但我之前都鋪陳這麼多了,就表示對於YAHOO所提供的網誌空間實在很有意見。   








關於文章部分:

首先在文章發佈的時候,沒有像是BLOGGER那樣的草稿預存的設計。所以我常常在打完文章之後要先把文章存到另一個地方之後,才敢按下發佈鍵。像上次那 樣打完文章又按下發佈鍵之後才發現忘了要先備份,搞得我整篇文章都得重新寫過一次的情況總共有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聖母山莊那篇,第二次出現在七星嶺步道這 篇。

如果奇摩肯設計個預存草稿的功能出來的話,至少我可以省掉很多時間再重新組合文字上。你們可以想像,這種長度的文章一天寫個兩篇的感覺嗎?

偶爾YAHOO的文章發佈系統也會有問題,像那篇南澳朝陽步道,光是要發佈那篇文章到網路上,就足足花了我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我不知道是文章內容出了什麼問題,反正我把內文拿掉之後以空白文章發佈成功之後,再把舊的內容插進去重新編輯才能順利發佈。

那個下午,雖然我有先把文字部分備份好,但重新調整照片與文字編排的也花掉我不少時間。

再來就是文章分類的問題,YAHOO的文章分類會不會太少了點?常常我都覺得寫得不夠用。









關於相簿功能:

YAHOO號稱相簿空間無上限,可是上傳的照片都會經過壓縮,如果是在不會破壞圖片品質的情況下也就算了,可是在把照片上傳到YAHOO部落格簿裡之後,我怎麼看怎麼覺得照片整張都變得怪怪的,好像解析度整個被調低的感覺,而且亮度和對比也都下降很多。

雖然YAHOO很貼心的有內建網路修圖功能,但他沒有辨法一次做批次圖檔的修改,你得一張一張點開來慢慢修,圖片少的話就算了,偏偏我每次一上傳就是五、六十張的量。光是加個網址就要花上將花上20分鐘的時間,而這個也是我想碎碎念的部分。

老實說,像這種舊有的相簿功能早就該跟著奇摩相簿停止服務的時候也跟著一起停止了,怎麼會到現在還是這樣的瀏覽方式呢?YAHOO很早之前就把網路相簿Flickr也併購了不是嗎?為什麼在自家的相簿瀏覽上還是這麼不方便?

而且,如果在發佈文章的時候想插入圖片,直接從電腦裡插入的話很容易出問題。目前我的解決方式是先上傳到部落格空間裡,再插入到文章裡面。







自訂功能:

再來,雖然YAHOO的空間開放自訂欄位可以放置經過審劾後的語法,不過不支援JAVA語法老實說就算自訂欄位功能開放了也沒有什麼用。我有一堆網路服務 提供可插入到個人部落格的語法都是JAVA Script Only,不支援JAVA Script的網路空間在這個時代感覺上就是怪怪的。

再說自訂欄位的數量上限是五個,隨隨便便弄一下都超過了啊!

還有就是,我不怎麼喜歡留言版的設計,可是我沒有辨法拿掉這個東西。這也是一直以來讓我覺得頭痛的問題所在。








分享:

大多數的部落格寫手,在寫網誌的時候,最原先的念頭常常都是想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作品之類的。但我一直都覺得YAHOO部落格在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 雖然他會定期選出精選內容和相片(我也上過一次精選內容),可是,如果不是這些精選內容的話,就部落格友之間的交流方式是非常困難的。

在YAHOO部落格裡,想做格友之間的交流我覺得是有難度的。



你們看現在服務首頁,人氣前幾名的一看就知道都是在打廣告的,訂閱前幾名的也是,本來還是偶像明星部落格在那裡盤踞的時候還會想點進去看,現在一看到部落格的名字,連點進去看的動力都沒了。

雖然前一陣子YAHOO把部落格的廣告設定全部改為開放,可是我覺得既然你們提供的是免費平台,那麼像這樣不會破壞版面的廣告其實也無妨,YAHOO也不是這麼佛心來的,人家開設這個服務也就是想賺點廣告錢嘛!!












啦哩啦雜的寫了一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我想讀的人應該也覺得很累吧!  








以我的私心來說,是希望可以架一個自主性高一點的部落格空間啦!可是我想在短時間之內應該不會有這樣的行動,我還是會賴在YAHOO這裡一陣子,等到實際生活裡的其它事情都決定好之後,再來打發這裡的未來。

其實我很喜歡Word Press,但現在就是沒時間玩這個,唉。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七星嶺步道小記


回到宜蘭這幾個月來,只要有空的時候我就會往登山步道的所在位置前進,等我到家裡之後,再慢慢的在網路上用鍵盤敲打著當天的心得。在我描寫其它步道的時候,我一直都在想著:「如果哪一天,我要來寫這條從小玩到大的步道的時候,該用怎麼樣的心情來面對?」

身為一個從小在蘇澳長大的小孩,又身為一個從小就在這座大山底下打滾長大的小鬼頭,我該用什麼樣的角度來切入比較適合?

在下這篇文章之前,或者說是在我真正踏上這條步道的完整版之前,我一直讓整篇文章朝向清朝嘉慶年間的蘇士尾開發史。當年蘇士尾的遺族曾經定居在蘇澳七星嶺南麓一帶,靠近現今市場的某個地方。據信,那是比較可靠的蘇澳地區開拓之始,直到今天在蘇澳的寶山寺裡還供有開發蘇澳地區的幾位先烈的牌位。

我也想寫阿里史,這個在日據時代才被開發出來的世界奇觀。西元一八九五年日軍領台之後,曾經將冷泉提供做為駐屯蘇澳地區的軍隊沐浴之用。及至竹中信景因公務出差來到蘇澳,又為了冷泉的開發盡了一份心力,冷泉水不再只是沐浴用,也是軍隊的日常用水。

一直到竹中辭官以後,來到蘇澳這個地方,便以冷泉水為原料,從事各種清涼飲料製造。在日本人來到蘇澳之前,現在被視為奇觀的天然碳酸泉一直被當地人視為毒泉,平常連走近都不敢走近了,更不用說是做為其它利用,也是因為日本人對於冷泉的研究,才有今日蘇澳冷泉的盛景。

比蘇士尾的年代略早一點的嘉慶初年,在開墾宜蘭的首領吳沙死後不久,海盜首領蔡牽在清軍的圍剿之下曾經襲擊現今蘇澳的存仁、港邊里一帶。及至嘉慶十二年,海賊朱濆與蔡牽分道揚鏢之後想要佔領蘭陽平原做為根據地,但被現在蘇澳存仁里功勞埔一帶的居民做為官兵內應,將朱濆勢力逐宜蘭,當時宜蘭知府楊廷理上書舉報「海神功勞表」。存仁、港邊,也只位於七星山北麓的海岸線上。

這是歷史上的七星嶺。

再談到地理上的七星嶺,至少我們都曾經在國中的地理課本上讀過:「中央山脈北起蘇澳,南至恒春鵝鑾鼻。」這段述敘吧?

有個說法是:「中央山脈北端的起源,就是這座小小的不起眼的七星嶺,中央山脈從這裡開始之後,稜線在經過東澳嶺而轉向西南方發展。」但我找到的資料上,沒有提到七星嶺的部分,而直接把中央山脈的起源歸到東澳嶺。

而中央山脈在第三紀造山運動隆起之後,一直到目前為止都還在進行著旺盛的營力作用,也為這座小小的七星嶺,甚至是整個台灣提供了豐富的地理景觀。又至少,蘇澳鎮名聞遐邇的冷泉就是這樣來的。

你們看,如果我真的想寫下七星嶺的故事,還真的是件不簡單的工程。





所以,昨天晚上光是構思這些東西應該怎麼樣在我的網誌文章裡呈現出來,就搞得我一個頭兩個大。我一方面想著,因為時代相互接近,也許朱濆和蘇士尾之間曾經也有過某些衝突,在我的印象中有齣電視劇就是在描寫這個故事的,那麼七星嶺這座山頭也許就是他們之間互別苗頭的場地。在蘇士尾的時代結束之後,日本人來到蘇澳這個地方,看著當地居民都不敢靠近的冷泉,日軍少將大久保一聲令下讓全部的日軍拿來供做沐浴之後用,以便之後續繼北上支援宜蘭的行程。

除了這些被記載在史書上的人物以外,還有更多更多埋沒在歷史洪流裡的角色,也許他們也都沒沒無名的過完一生,但如果要論起功勞的話,無論如何都該記上他們一筆。想到這裡,原本我單純的遊記脈絡變得愈來愈複雜,網路也愈來愈龐大。

我想這個故事總要有個開始。







所以,我想我和七星嶺步道之間的故事應該要這樣展開……。



有來過蘇澳冷泉的人應該都會知道這個地方,這是在我離開宜蘭之後才完工的冷泉公園大門口。在上一任鎮長的任內,這個紅磚建築不知不覺的完工啟用,連帶著門口也勒石為碑,順便又記載了些關於冷泉的小介紹。以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滿喜歡像這樣的紅磚建築物的。

這次我要走的步道已經可以看見了,就是冷泉公園後頭的那座山。在這個位置可以看到第一個涼亭、第二個涼亭,以及電波塔的設施。



真正的入口要從這個方向走進去,入口的地方有個可供參考的路線圖,這不是等比例繪製的,所以路線的距離僅供參考。

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這條步道還只是個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的簡單任務,不知不覺的,在我長大之後,這條步道也跟著變長又變寬,展望變好了,知名度也慢慢的響了起來。這本來只是蘇澳人(而且只有住在七星嶺山腳下一帶的居民專用的健身步道,現在也開始小有名氣了起來。

除了照片上的這幾個字以外,步道入口處再也沒有其它指示,而且朝箭頭方向走過去,感覺上不太像是登山步道的起點,反而像是走進某條小巷子,或者是不小心走到人家後院的感覺。

但是請不要懷疑箭頭上指示的方向,再往前走幾步,拐個彎就到了。




蘇澳的冷泉公園施工甚早,在我國小的印象裡早就沒見過這段的阿里史溪。在我童年記憶裡的阿里史溪一直都被水泥蓋子封住,只有幾處冷泉露頭用鐵皮圍起來。附近的居民會自己選擇白磺或紅磺池入浴,雖然也有現在做為大眾池和個人池的冷泉浴所,但那向來都不是在地人會選擇的地方。

在我高中畢業之後的那幾年裡,冷泉公園才慢慢的有了現在這個規模,然後現在畫面裡的那個鐵皮屋頂也跟著蓋了起來。

本來冷泉公園還沒有把現在空中迴廊的部分興建完成,甚至連土地都還沒開始徵收的時候,這個鐵皮屋頂就完工了,那時候偶然回到家裡的我,看著這個不知道為了什麼了興建的人工建築物,還曾經一度懷疑過這東西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以我個人的立場實在很難想像,為什麼要興建這麼一個過度通風的屋頂,就只為了夏天時的遮陽。一直到幾年之後旁邊的土地正式被劃入冷泉公園,空中步道也跟著完工之後,我才真正的理解當知為什麼要興建這個東西。




小時候我一直都是從這裡進到登山步道的,在那個年代裡,冷泉公園是沒有所謂的出入口可言的,像這樣的舉動一直到冷泉公園的出入口都裝上了旋轉門之後才停止。而那個時候我也應該是個懂事的高中生學生了。

其實現在這個位置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看到冷泉公園的戲水池裡正在發生什麼事。



可惜現在是冬天,是吧!




我想我要再強調一次,我是來爬山的。



這條步道在我小時候只是以水泥鋪成的階梯,這幾年經過重新整理之後,鋪上了石板也加裝了木製扶手,看起來就是美觀大方的樣子。和我小時候那種半荒涼的模樣相比,實在是無法想像這兩條步道是相同的東西,唯一不變的是上坡的坡度。




有了點高度之後再回頭去看一下冷泉公園,這就是我說的空中步道。




小時候這個碉堡的入口才沒這麼乾淨,不止上面被雜草覆蓋,從外面跟本看不出來他是個碉堡,只是覺得他是個防空洞的入口,通從這座山的某處。曾經有個鄰居小孩跟我分享進去之後的心得,那小時候的我壓根就沒有相信他有進到洞裡的勇氣。

現在這裡經過整修之後,連碉保的外觀都跑出來了,所有我小時候關於這個神祕洞穴的想像全都成了空。但如果是個碉堡的話,那麼在這裡會出現一個像這樣的洞的理由,好像又是可以接受的了。小時候的我怎麼都沒有想到這個可能性呢?

也許是我的想像力實在太豐富,豐富的跳過了這個簡單的可能性。



冬芽變得像是新發的綠色一樣鮮嫩,表示春天的腳步已經接近了,這是在碉堡入口附近的一株我不知道名字的植物。



然後,再往前走沒幾步路,可以看到這個平台。

在我還是國小學生的那個時候,每天早上都會有阿伯到這裡來打太極,好像正在吸收天氣靈氣的那樣緩慢的動作著。然後,原本這個平台是用一顆顆圓石製成的健康步道繞起來的(那個年代很流行這種東西,幾乎所有的公園裡都會有),現在那個健康步道已經不見了。

那個時候還有老伯伯牽著另一半的手,一大早就在這裡繞圈圈,但現在已經看不見了。




在這裡的視野不錯,這是往砲台山的方向。



而這是冷泉公園的方向。

可以看到整個冷泉公園新蓋好的廣場(對我而言是新蓋好的),有個圓型的舞台,那是每年夏天冷泉公園有活動的時候的主要舞台搭設地。



小時候的我常常在這條步道上爬上爬下的,無論是看起來或者實際上走起來都覺得有點陡的一段。再往上去可以走到第一座涼亭,從那裡望向蘇澳市區,看著縮小之後的街景是種樂趣。我喜歡在夏天的傍晚趕在蚊子跑出來之前做這件事。



如果在夏天的夜裡,我想這裡也很適合用來看蘇澳的夜景,和三五好友一起走上來,點個蚊香之後,拎著啤酒,一邊看著不遠處的小房子以及山腳下的點點燈火,然後聊些言不及義的。



經過第二個涼亭之後的步道上,隨著高度慢慢增加,所能見到的視野也愈來愈開闊,在照片裡的是蘇澳大飯店。已經可以看到海了。



再次確次現在的位置,我離開剛剛的涼亭不遠,有個人和我擦肩而過。那個人從穿著打扮和言行舉止看來,都十足十的是個外地人,他背著相機用的側背包,也許是上山來拍照的,穿著西裝和皮鞋上到這裡,我想這條步道原本應該不在他的計劃之中吧!

這張照片裡的蘇澳,你們認識的有多少?



我喜歡從第二個涼亭望向這個方向,視線再往右邊靠一點可能會好些。



在第二座涼亭這裡,以前整段七星嶺登山步道的制高點差不多就在這個位置,但新完工的步道又把步道的平均海拔拉高許多。,登山步道開始被劃分成兩條路線。

一條是舊的部分,可以一直通到另一個入口,從指南宮附近上山。另一條新開的道路,原先應該是電波塔工作人員專用的山徑,這幾年被開闢成又大又好走的步道。這兩條步道無論走上那一條可以再重新回到電波塔的方向,只是一條比較陡,另一條比較平緩些。

我只是隨手拍了一下叉路口的石頭路面。



來,一起向這個登山協會的人打聲招呼吧!

明明就是個不會迷路的登山步道,要做紀念在山腳下的冷泉公園入口處拍張照片不就得了,進到山裡還綁上這種東西,看了實在很礙眼。看他的綁法根本就不是為了做記號,而是為了做紀念用的。



在這條新的步道開通之後,這塊田地也跟著被開闢出來。原先沒有這麼完整的,只是幾畦整理好的農地,這幾年隨著步道愈來愈完整,這塊農地本身的規模也愈來愈完善,到現在已經有籬笆了呢!

但我不是為了介紹這塊農地才拍下這張照片的,我躲在這裡的樹蔭下好久,為了重新捕抓剛剛從我頭上低空飛過的大冠鷲身影。

蘇澳附近的山地偶爾可以見到他的身影,在這條登山步道上甚至可以聽到他清亮的叫聲(其實仔細聽的話,很多地方也可以),只是我從來都沒有在這麼近的距離看到他的影子。他停留在某個高度許久,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乘著風翱翔著,在我幾乎可以數到他的羽毛的距離,然後在我想換上望遠鏡頭的時候飛遠。



其實在經過第二個涼亭之後,步道變得好走許多,這段步道無論什麼時候來都會有人在上頭健行著,其中有當地人,也有外地來的旅客。



再往前走不遠的某個轉角處種著三棵山櫻花,其中兩棵已經沒有花朵,也沒有任何葉子留在上頭了,只剩下中間那棵正盛開著,我在這裡拍了好多張櫻花的照片。



這不是我每天必經的路旁,但我還是想好好的記錄下這樣的畫面,因為他隆重的開滿了一樹櫻花。



每年的花季不都會有這樣的畫面嗎?在北宜,在北橫,甚至在台灣各處山地。

櫻花是注定要開得滿樹都是的啊!



因為我高興,因為我想。

然後你們不知道的是,我用全民最大黨裡陳掬市長的口氣唸完席慕蓉「一棵花開的樹」後面幾句:「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時,不敢讓作者本人聽到的那種心情。



越過第二座涼亭之後,有好長的一段路除了天空之外幾乎看不到任何景色,在接近電波塔的位置時可以從比較低的草叢或樹枝間看到這樣的景色,這已經不止是蘇澳鎮的地盤了。



這是出頂上的營火場,但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想在這裡舉辨什麼晚會之類的活動。中間長滿綠草的地方,在我的印象中沒有留過餘燼,而這裡取柴不便,從山下搬柴上來又太累人。但我想這裡的晚上適合賞星星。

在這營火場旁還還是有塊農地,但我仔細看過了,這裡的農作物裡沒有地瓜。

我想就算種了,也收成不了吧!




像這樣的景色,在這個營火場是免費的。

從這裡可以看到大半個蘇澳市區,也可以看到整個蘇澳港除了漁港部分的全景。照片中左邊是北方澳軍港,有時候會有軍艦停在那裡,右手邊是商港的部分,也偶爾也見到大貨輪在那裡裝卸貨物,遠一點過了駝背橋之後是漁港的部分,但那已經是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了。

至於商港和軍港之間水色有點混濁的地方是蘇澳溪的入海口,通常大家對於蘇澳溪這個名字比較不熟,但說白米溪的話也許知名度就高了點,在蘇澳的當地人也不太常用蘇澳溪來稱呼這條河流,這個名稱比較常見於水利單位的文書上。




這就是我剛剛提到的電波塔,早年那個只有無線電視的年代,他可以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任務。只是在我的印象中,早年的電波塔好像沒有這麼多設備,這幾年不知不覺的長了好多支天線出來。有幾次我在騎車的時候,從武荖坑的方向進到蘇澳市區時,被立在山頭上的那些人工建築物給嚇到。

我不在宜蘭的這幾年,電波塔一座座的偷偷冒出來,然後一整群的嘯立山頭,在這裡自立為王。








早在我高中的時候,我的老師常常這樣告訴我們:「住在學校附近的人,每天起床之後總是會想著:『再睡一下,再睡一下就好。』然後不知不覺的,當你真正睡醒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來早自習了。」這是他經過多年高中導師的經驗談,然後用來訓示當時身為清純高中生的我們。

想想,住得離校遠一點每天通勤上課的,要煩惱的是會不會趕不上公車,所以每天都得提早出門,理所當然的也都早早到教室。住得更遠的(遠到不得不搬進宿舍的)更是還沒早自習就被趕出宿舍,沒有其它地方可以去的他們也只好每天都早早的來到教室裡報到。每次來不及早自習的都是住在學校附近的那幾個,然後我們每天都要聽老師站在台上唸著同樣的訓話內容。

還好我是每天認真通勤上課的那種學生。



我想說的不是我高中的時候是個多麼乖巧的學生(反正也從來都不是)。

以前當我來到這裡的時候,總是會想著:「下次再走到體育場那裡的入口好了。」我就這樣像那些當年住在學校附近的同學一樣,這麼幾個「下次」的念頭,累積起來就是好幾個三百六十五天。一晃眼,幾年就這麼過去了。



我聽說的是,這次是我在步道完工之後第一次踏上這個方向。

從這裡開始,所能見到的風景不再是蘇澳鎮市區的景色,而是整個蘭陽平原。也是從這裡開始,步道的路面不再有任何人工物鋪裝,只有最原始的路面,由最天然的材料構成(也是我最喜歡的路面)。

像這樣的路面,雖然走起來不像水泥路面那麼舒服,但他可以視你的體能狀態調整步伐大小,也可以在傷害原始環境最小的情況下讓人們親近山林。如果可以再加些生物通道的設計的話,也許會更好吧!不過我不知道在這裡生活的物種是不是需要這東西就是。 

在路面上有幾條不知道是當初開闢步道時,或者是自然形成的雨溝,偶爾橫過整個路面,或者就這麼悄悄的把雨水導到山坳處。



我也很喜歡像這樣的混合林,保留了原始的風味。在越過電波塔之後,已經可以算是東北季風的迎風面了,這裡的植物生長的方向因為每年盛行的東北季風的關係,還有靠近海的位置每年都會受到颱風侵襲的緣故,所以各自的長向都不太一樣,也少有特別高大的植物。



上了山之後很喜歡找這個來拍照,我想我是漫畫看太多了。

在伊藤潤二的《旋渦》裡,像這樣的東西有著莫名又致命的吸引力。



如果往左邊一點看過去的話,是看得到海岸線的。只是今天平原上的水氣比較重,最遠的地方只看得到蘭陽溪口的位置,我想如果天氣再好一點的話,龜山島應該是沒問題的。連帶著在蘭陽平遠彼端的雪山山脈應該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在照片中,山腳下的水田依舊是蘇澳鎮領地,有很多房子聚集的地方是馬賽所在的位置。再遠一點的左手邊正在冒煙的地方是龍德工業區東南鹼業一帶,右手邊能看見的地平線盡頭差不多是利澤簡附近。



偶爾也會有上坡路段出現,但只是少數路段,在越過電波塔之後,絕大多數的路段都是下坡的。這段路比較少人行走,路面上屬於植物的部分較其它段的路面還多一點,感覺上也比較不平整些。



這大概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嚴格的說起來,這段步道也許還應該算是植物們的地盤,只是空出條小路讓人們行走於其間罷了。這樣說也許過份了點,這條步道是有志工在維護的。

只是當我走上這條步道的時候,想到的是童話故事裡那個灑麵包屑防止迷路的哥哥。



這塊菜田真的要花點心思才找得到了。原先我以為他只是小空地,然後就探進來看看,沒想到又讓我找到這個地方,雖然這塊農地只開發了一半的面積,但我想發展成之前那幾塊的規模是指日可待的。

台灣的農夫真是勤勞啊!



下午三點半,冬天的太陽已經開始準備要打包回家了,像這樣金色的陽光開始灑落在步道上。



我在一棵倒下來的大樹底下發現這個東西。



而這是那棵的大樹的部分,我想在他成為這個狀態以前,應該是個頂天立地的雄偉模樣。



這是我站上大樹之後拍到的畫面,果然最遠只能看到蘭陽溪口。



在某個轉角處躲著這株大花咸豐草,我為了拍成大波斯菊應有的姿態,實在費了一番苦心。在我幫他拍照的同時,有兩個中年男人一面討論著澳門賭場現在面臨的問題,一邊從我身後走過(我想他們剛開始的話題應該是澎湖到底該不該開放博奕)。

我想他們不懂的是,為什麼這個在路旁很常見的小白花,這個拿著相機的年青人會花了麼多功夫和姿勢來拍攝?

套句我朋友的說法:「照片就是照來騙人的。」攝影比賽只是比人的騙術高低而已。

由其在這個數位攝影泛濫的年代。





我把接下來走的這段上坡路命名為朝聖路,因為西沉的落日剌得我的眼睛好難過,不得不低著頭往上走。

就像是朝聖的使徒們那樣,低著頭默默的往聖地的方向走去。也許在這段長路的盡頭應該站著一個展臂迎接我的人。

可是在我這個不虔誠的信徒心理,想的事情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因為眼前的路實在不好走,所以我又開始左顧右盼了起來。只是用廣角鏡取景實在太無聊,找來找去的也總是那些風景,所以我換下望遠鏡頭,來點不一樣的剌激。



這是位在港邊社區通往蘭陽隧道路上的一座大廟。



穿過樹林之後,這是遠方的無尾港,前幾天的報紙上記載著某種候鳥已經來到這裡報到了。除了鸕鶿,其實這裡還有很多種鳥類可以觀察。



這是港邊里,但說起港邊社區可能會有比較多人知道。



這是濱海公路旁的榮民醫院。



然後,順便再回頭拍一下電波塔。









我不知不覺逆著陽光來到了七星嶺公園,這座山頂的公園有著完善的基本設施,可以看風景也可以乘涼,有簡單的健身器材可以舒緩筋骨,也有由善心人士提供的各式植物可以欣賞。

不過我望遠鏡頭拍上癮了,不想再換成廣角鏡。



這裡看到的冷泉公園比較不一樣,我一直都覺得冷泉公園的面積實在小了點,如果要想吸引觀光客的話,沒有足夠的空間很難變得出把戲來讓外地人駐足。

只是冷泉公園的所在附近早就是蘇澳鎮最繁榮的位置,擴建的話會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糾葛。就算把這部分解決了,有很多蘇澳人從小就住在這附近,怎麼解決人情問題又讓人頭痛萬分。也許,會有個有能力的人,在經過完善的規畫之後,整並整個蘇澳市區的市容,讓公園的範圍就這麼無聲無息的擴展到街道上。

讓每個來到蘇澳的人就像走進公園裡頭一樣。



我知道我實在想太多了。






這是遠方的士敏國小,他建在白米溪的曲流處,也是小時候我和朋友釣魚時必定繞行的重要地標之一。那個時候不知道是誰提議要來個「溯溪釣」,搞得我們一群人常常從白米橋附近開始釣起,一直逆著白米溪往上溯到水泥場廠附近。

偶爾我們還要在芒草堆裡找路,或者手拉著手一起渡過水深及腰的河面。那個時候的我們常常聊著一些國中生的苦悶,不知不覺的就把一個下午,或者一個假日早上打發掉了。

反正醉翁之意,早就不在酒。






對不起,要來點有政治味的碎碎唸。

這是要預定要在蘇澳這裡興建的五星級大飯店,在我理想中的冷泉公園西疆的邊緣應該至少要到這裡才是。這飯店的興建一方面讓我訝異於以現在的蘇澳鎮竟然能讓財團想在這裡興建這麼高級的飯店以外,另一方面也讓我吃驚的原因也在於,由於這座飯店的興建,讓我知道蘇澳現在也有鎮長,而且他還很關心蘇澳地區的長久發展。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我嚇得差點連下巴都掉下來了。



蘇澳海事是我國中時候常去的地方。

那個時候我們班以象迷為主組成一隊,隔壁班以龍迷為主組成一隊(當然也有象迷朋友在裡頭,只是礙於同學顏面不得不相挺),蘇澳海事操場上的棒球場就成了我們每個禮拜兵戎相見,一較高下的地方。就算那天打不成比賽,在紅土球場上投投球,練練打擊或者彌補一下漏洞百出的防守也是好的。

那個時候我們約好只要把球打到水池裡就算全壘打,但我的印象中從來都沒有人讓高飛球直接飛到跑道上。有一次在我們廝殺的時候,有個成年壘球隊剛好要來練球,當場我們立刻組成龍象聯軍,沒想到卻被大人們殺得片甲不留。

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提起要到這裡打棒球的事情。

過不久,大家都上國三,接下來的故事,電影《九降風》裡已經幫我說得很清楚。




在藏人的傳統裡,經幡這東西是用在祈求福運興昌、消災滅殃,連結起人世和神界的一種工具。藍色的代表天,白色的代表雲,紅色的代表火,綠色的代表水,黃色的代表土地,在經幡上印著經文和佛像,當風經過把經幡揚起的時候,就代表著經幡上的經文已經隨著風散佈到所有風所經過的地方。

沒錯,我的位置是在海拔高度229m的七星嶺。

這裡的高度只有西藏高原平均高度的二十分之一,但我們有著和他們相同的祈願。






我的身體沒辨法去,想像力能及也好。



我差點一個不小心就撞進他的羅網。



之後,太陽下山的速度更快,天空開始出現屬於晚霞的色彩。這是我往海的方向拍去的天空。



在這樣的畫面裡,也許伴上幾隻老烏鴉的叫聲會更好。很適合「枯藤老樹昏鴉」的想像,只是「小橋流水平沙(或人家)」可能要到山腳下才找得到了。

但無論如何,我得加快下山的腳步。

離開七星嶺公園之前,我看到另一條叉路也是指向下山的方向,但後來我沒有選擇那條,除了他看起來太奇怪,太像指標被風吹歪之後指向另一個方向之外,那條路的景色太荒涼也是我放棄的原因。直到下山之後我才知道,那條路會通往所謂的好漢坡,比我眼前這條路還短上一些些。



之後的面路都是這種寬大好走的下坡路。



然後我看到這像這樣的景色,西沉的日頭在白雲深處被吞沒,雲和天空的交際處被滾上了華麗的金邊,太陽像是還在做最後的掙扎似的放出筆直的光線,直射上天頂最高的地方。



就在我又轉到山坳處之後,看到了這塊石碑。

我國中時候的物理老師在上到力學部分的時候,曾經有提到「省力就會費時,省時就會費力」這個物理學的法則,通常他在上到力學原理的時候都會拿他當年追女朋友的案例來分享,但我沒學好物理,也沒學好他分享的方法。

我下山之後才知道,走上好漢坡可以省下大約六分鐘的時間,但按照省時就費力的原則,我實在很難想像這被省下的六分鐘要多花多少焦耳才補得回來。



一樣是冬芽,但不同的樹,不同的時間,在騙術下又是另一種風貌。



下山的途中經過一座果園,裡頭種著很多種水果樹。但特別的是每種水果都各只有一棵,然後在樹旁都掛著畫上問號的牌子,翻開之後標示著這棵樹所屬的物種。

這是楊桃樹。



因為不想拉高ISO值,所以不得不放棄比較不好拍的步道本身。其實有雲有山的遠景也不錯。



是的,蘇澳這裡也產草莓。而且是殘酷的限量,只在這條步道附近才有。
(我是開玩笑的,這裡除了原生的物種以外,其它的都是志工們辛苦營造出來的,請用遊客的心情來走這條步道,而不是食客。)



在這個時候又隱隱約約看得到蘇澳鎮的燈火,但大部分都躲在山的影子下頭,所以我只好又把相機的鏡頭對準天空,或是遠方的山頭。

我在試著用匆促的文字來表達當時的歸心似箭。



這時候的路燈才剛剛點亮,如果能再留久一點,那麼整座城市華燈初上的景緻向來是我最愛的,可是我沒有那個時間留到那個時候。沒有帶任何照明設備的我不想摸黑下山,而且就算下山之後我還是得花點時間走回蘇澳市區。不過我想在楊喚詩裡:「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夏天的夜就輕輕的來了。」所描寫的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景色。

遠方橫著的是台九線,往山的方向進入蘇澳市區被吞沒之後,只好化身成為台二甲朝我的方向奔來。



這張照片起因於我望了開啟相機防手震的功能,不想提高ISO值的我只能拉長快門時間死撐,最好是一秒半的曝光時間都不會晃到啦!

剛好在我下到山腳下的時候,整個蘇澳鎮都被籠罩在橘黃色的燈光裡。不變的是入夜之後的天空,又亮又大的獵戶座依舊稱職的高掛在天空,還有在獵戶座不遠處的天狼星,當他們一起出現在清澄的夜空裡時,我覺得這這樣的景色是冬天夜裡最美好的享受。

回到家之後,我開始重新揣想起早上關於這篇文章該怎麼整理的種種,一切在我走完這條步道之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放掉了朱濆,也放掉了蘇士尾。我不管大久保少將,更不用說竹中信景。我想單純的從一個蘇澳人來看這條步道,而這樣的心情也許比較貼近漫畫裡的大雄,在長大之後回到久違了的後山,又看到他的後山早就變得面目全非的那種心情。

也許像這樣的內容也很有得寫,而且至少比什麼第三紀造山運動好懂多了。

所以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








不,故事才剛剛開始,我用的是連載作家們很喜歡玩的未完待續那一套。













本來我是該在昨天那篇文章裡完成這篇遊記的,但奇摩部落格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登入的規則,讓我等於白打了那篇文章,昨天晚上我打了整整四個小時的心血就在我重新登入之後化為烏有。

我會留著昨天的文章標題,做為之後所有文章在發佈前的借鏡,一定要先按下HTML原始碼,而且把原始碼複製到另一個地方貼上之後,才可以進行發佈的工作。

至於之前那篇文章,就留給我當紀念吧!





參考資料:
樺山資紀蘇澳行》玉山社.2004年八月.一版一刷。
台灣的山脈》遠足文化.2007年十月.一版11刷。
維基百科條目:蔡牽
聊聊清代的大海盜:蔡牽
蘇澳寶山寺


現在手邊只有這些資料,如果有錯誤的話請指正,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