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開箱】HARIO KDD-02 Kasuyaモデル 粕谷哲監修不鏽鋼手沖咖啡濾網


印象中,這個濾杯不是Hario打著粕谷哲的名義推出的第一個作品,先前好像還有個改版過的 V60濾杯,但為什麼最到後選擇入手這個?其實理由我也忘了,只記得當時是為了買這個濾網,所以我把村宜的鍍鈦濾網轉手賣掉,趁著咖啡展和粕谷さん的新書一起入手。

書本才讀一半,但濾杯已經先拿來用,所以我們按照慣例,開箱文先走,心得文再補。






有點盒損,但只要內容物沒有問題的話,我不是很在意盒子的狀況。





側面看一下,材質不鏽鋼,雙層的設計。





打開盒子後的內容物是這樣,說明書一張,濾架與濾網各一。



說明的內容大致上是沖煮手法的說明,我覺得你們不太會關心也不太想知道,但這個注意事項,我覺得大家應該要知道。

清潔的時候要用海綿與中性清潔劑,不要用去汙粉(酸性或鹹性的化學清潔劑)也不要使用帶研磨效果的刷子,鋼刷也當然不行




濾架的底座。



嗯,如果你們覺得架子歪歪的,不是你們的錯覺也不是我取景的角度有問題,是架子真的就是歪歪的。




濾網放上去看一下,嗯,確實就是歪歪的。





換個角度再看看,濾網的球體的中心確實對不到下面底座的圓心。

但這點誤差我覺得還好,應該不致於對沖煮效果有什麼太巨大的影響,濾架的角度如果有問題,自己暴力解決也是個解法。

我們接著再往下看。




濾網的底部是圓球狀的,開口的位置有點奇妙。

本來我以為會把整個球面打好打滿的,但實際入手後才發現 ,其實孔洞不是整個都打滿的。

金屬濾網的祕密是這樣,有孔洞的地方會過水,沒孔洞的地方不會過水,也就是說,當濾網裡的水位很低的時候,過水的速度會很慢。

一般來說,在悶蒸與沖煮未端時比較容易發生。我自己放在水龍頭下接水的時候發現,水位高過交接處的時候,排水的速度可以等同於水龍頭的注水速度,但是當水位低於濾網下方的交接處時,過水的速度會變的極慢,濾網裡如果還有咖啡粉的話,水會滴的更慢。

如果按照粕谷さん的想法,沖煮的前半段在表現咖啡的風味,沖煮的後半段在調整咖啡的濃度,那麼這個濾網有這樣的變化就可以理解。



我沒有測試目數的工具,但這個濾網的孔感覺很細啊 XD




來,濾網加濾架的重量,131.7g。


以及濾網本身的淨重,49.5g。





說明書上沒有說的步驟。

我會先用中性清潔劑先洗過一次,再把整個濾網泡到小蘇打的溶液裡煮一次,煮完之後再繼續浸泡一段時間,撈出來後用大量清水沖乾淨,再用一次中性清潔劑清洗一次,把濾網內可能留著的小蘇打儘可能洗掉。




原因是這樣,先前買了某台製鐵鍋與國外大廠牌的不鏽鋼鍋,兩家公司不約而同的都給了這樣建議。他們的說法是金屬製程中會上油,讓加工過程方便一些,也可以保護鍋具在送到消費者手上前不會生鏽之類。

我家這把炒鍋在入手時,也是先在鍋子裡放水加小蘇打煮開。但我沒有把水放滿,用久了以後就可以在鍋子內側看到當時小蘇打水溶液的水位高度。也因為這個鍋子,後來我家的金屬製品都會用這個方式煮過一次當開鍋,可能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啦,就只是換個心安。

清潔完成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沖煮啦!



我放了20克的咖啡粉。

深焙的曼特寧,Helor 101手沖刻度(刀盤轉到底後倒轉 3.5圈),因為有打光的關係,所以看起來顏色不深,但如果用測色儀來實測的話,數值應該是35起跳,往下跳。






注水之後,底部出水的狀況,雖然水聚集的位置還是與濾架的圓心有點差距,但老實說也沒有差很多。

然後,就算加上咖啡粉與熱水,濾架也還是歪歪的。

要注意的是,這個濾網的設計是針對1~4人份的沖煮,當我們在進行1人份的沖煮時,手沖壺的壺嘴與咖啡粉面的距離比較遠(高度較高),這會造成熱水撞擊咖啡粉的力道會略大一點,針對這個高度差,在給水的時候要進行相對應的調整才行。

我選擇是用更的水柱給水。

這個濾網南半球的構造,我覺得有助於容留熱水,小水柱給水也沒關係,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咖啡粉被充份浸溼。



正常沖煮完成後的咖啡粉層,凹陷的樣子看起來有點像巴斯克乳酪蛋糕。

最後來點簡單心得分享。

我用自己慣用的手法進行沖煮,整個沖煮時間竟然可以拉到接近4分鐘,當我用其他品牌的濾網時,時間很少超過三分鐘的。我在想,應該還是低水位時,排水會變的異常緩慢的緣故。

雖然沖煮時間比預想的更長,可是杯感與可樂哥的濾杯有點接近(稱讚意味)。香氣可以被凸顯出來,尾韻也收的乾淨俐落,Body的厚度也有,杯感的平衡也維持的不錯,該有的風味都落在恰當的位置,各自安好。我沒有在手法上進行什麼特別的調整,能有這樣的表現,讓我有點愛不釋手了。


よくやったね、粕谷さ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