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開箱】我的烘焙好伴侶.Kapok 500

P6120053

有在追蹤我的粉絲專頁的朋友們,應該會比較清楚的知道,為何我會在茫茫機海當中選上了Kapok 500。因為已經說過了,我也不想在這裡再多做論述,因為整件事情很麻煩,說起來也很複雜,而且,說穿了那些都是我自己的事。

簡單的來說,為了找到自己喜歡的烘豆機,我花了一點時間針對自己跑過的咖啡館做了一些篩選,最後過濾出Kapok。為了再次進行確認,我跑了幾家使用Kapok進行烘焙的咖啡館,雖說每個老闆烘出來的調性不盡相同,但大致上的主調都是味道乾淨、甜味飽滿,至於果酸與花香能留下多少,有一半看的是生豆的品質,另一半則是烘豆師的技巧到什麼程度,還有他對烘焙的想像是什麼。

Cafe 自然醒 | https://bear-oj.blogspot.tw/2016/03/cafe.html
握咖啡宜蘭羅東店 | https://bear-oj.blogspot.tw/2017/02/in-house.html
馫品咖啡 | https://bear-oj.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11.html
德佈咖啡 | https://bear-oj.blogspot.tw/2013/02/debut-cafe.html(很早以前的舊文,現在人家店裡早不是那樣了)
拾米 to go | https://bear-oj.blogspot.tw/2015/10/to-go.html

在決定前,我跑了上面這幾家店確定Kapok可以玩的空間到哪裡,世界烘豆冠軍固然不用多說,馫品、高馡和德佈在業界也早就享有盛名,基本上都是玩咖啡的老手了。至於在決定入手Kapok 500之後,也跑到了下面這幾家店再進行味覺確認,心得是這部烘豆機的Range很大,可以把甜味表現得很紮實,像直火機那樣,也可以單單的瞄準烘豆師想要的味道,像狙擊手那樣的精準。

Sidewalk Espresso bar | https://bear-oj.blogspot.tw/2016/10/sidewalk-espressobar.html
結構咖啡所 | https://bear-oj.blogspot.tw/2017/05/blog-post_29.html
五坪咖啡 | https://bear-oj.blogspot.tw/2017/01/blog-post_7.html

網路上對於Kapok的討論很多,但對我來說最推坑的是這兩篇文章:

新版凱博克KapoK 500 烘焙機~優質烘焙再進化  | Kevin Shao
我的機器家人KAPOK,他8年不用吃飯 | 賴昱權

早在幾年前就曾經有人向我推薦過Kapok,只是當時年紀小,還不懂得這部剛問世的機器好在哪裡,再加上當年對於烘豆機加熱方式的曲解,自然也就沒有入手。

在這大半年來走訪幾家咖啡館之後的心得,差不多也都指向同一個結論:「Kapok是在不斷進化的烘豆機,這幾年來持續不斷的蒐集使用者的意見回饋在新的機型上。」雖然心底有點慶幸晚幾年買省下了後續改機的麻煩,但換個方向想,如果早點入手的Kapok的話,可以換到的經驗,其實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對於一個烘豆愛好者來說,能夠參與一部烘豆機進化的過程,才是難能可貴的經驗啊!





P6120050

廢話說了這麼多,正文也應該要開始了。

差不多在今年三月多左右,我向Kapok開始展開約訪的事宜,但因為三月開始之後工作繁忙,一直約到了四月初才有時間南下試機,這次的試機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傳聞中的林老闆。

從言談當中,我約略的得知林老闆對於自家品牌的初衷。

  • 所有的零件一定先測試到能穩定使用之後,才會拿來裝在機器上,光是為了找一顆能在高溫工作環境下穩定運轉的馬達,前前後後就花了不短的時間。
  • 不會為了節省成本而改用次級材料與零件,即便獲利可以因此提升,比如說烘豆機只要接觸到生豆的部分,一率採用食品級不銹鋼,也比方說所有機身上的塗料,全都是經過歐規安全認證,可以在烘豆過程中確保安全無虞。
  • 即便要針對使用者的個別需求進行機身改裝,不夠穩定的零件給他錢叫他裝,他也不會想賺這種錢,比方說大家之前垢病的可調轉速功能,也是等到他找到了可以穩定調整轉速的零件後,才應用在後續的機種身上。
  • 不靠砸錢參展來提高知名度與能見度,而是紮紮實實的提升產品品質,套句林老闆的說法:「參展一次的費用,我拿來買測試的零件,不知道可以測到哪裡去了。」



P6120052

另一個江湖傳說,是Kapok在選用機身零件的時候,會儘量選用高雄出產的零件,真的找不到了,才會往台灣其他地方找,萬一還是找不到,不得已才會再找到國外的廠商。像這種堅持對於不懂產業供應鏈的人來說也許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就是花錢買零件嘛,有什麼好拿出來大書特書的?

但,大家也許都忽略了一點,曾幾何時,我們小小的台灣是個製造業大國,世界上有許多關鍵技術所需要的零組件都是MIT,我們的手上也掌握著許多的關鍵技術與能力,只是後來隨著產業外移的腳步,某些供應鏈裡某個環節的廠商決定不繼續在台灣生產了,只是一個廠商出走,結果卻造成整個產業因為拿不到適合的零件而萎縮,我們原先掌握的優勢當然也就不復存在。

就一個公司來說,能建立起能符合自己需求的零件供應鏈,維繫的是整個公司的最重要的命脈。但就這一點,林老闆自己也坦言這不是件容易的事,能找到品質夠好夠穩定的零件廠商已經不容易,還要再願意配合他的需求來改變自己原有生產方式的廠商,能建立起這樣的關係與信任,所需要投入的心血和資源要怎麼計算?

所以當林老闆說:「我要做的烘豆機,是世界級的。」我願意相信他的這句話不會是憑空喊出來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哪有人開個頭開這麼長的,到底還要不要開箱啊?

來開箱吧!雖然Kapok 500沒有箱可以開。








P6120065

先就烘焙的安全性來說,Kapok 500和其他型號的機器同樣講究,沒有因為體型小就打折扣。

沒有母火的情況下,安全裝置不會把瓦斯進機器裡,在偵測不到母火的情況下,瓦斯送氣閥門會自動關閉,避免瓦斯先送進燃燒室裡,一點火之後發生氣爆。Kapok原廠會另外隨機贈送一個附有壓力計的氣閥,一方面讓你隨時可以得知瓦斯筒裡的殘氣量,另一方面也能在管線漏氣的時候即時關上閥門,安全性大大的加份。

再來看看母火點燃的過程,在按下點燃開關之後,母火的線路會自動加熱至瓦斯燃點,接著才會點燃母火,進而再觸發整個火排。就是這樣的設計,用來確保燃燒室中的母火一定是在點燃的情況下才會進氣,給使用者的安全防護措施可是一道又一道。

至於燃燒的狀況如何,本來我想直接放點火的影片上來的,不過後來想想還是算了,我覺得這是人家的商業機密,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請自行洽詢其他同好,我這裡就不放了。

我想說的是,燃燒室中美麗的藍色火焰,超迷人!





P6120066

以尺寸來說,Kapok 500的機身著實不大,針對玩家和店家微型烘焙需求所設計出來的機身,放在家裡佔掉的空間差不多就只有一個大型收納箱的大小,這個尺寸完全符合我的需求,即便是加上原廠的鐵製層架,也不會侵佔太多我可以使用的空間。

原廠的工作檯足以承載Kapok 1.0的重量,提供Kapok 500穩定烘焙的環境對它來說是經而易舉的任務。這個工作檯是額外加購的,林老闆說服我的理由是:「烘豆機在運轉的時候會有輕微的搖動,如果工作檯是角鋼鎖出來的話,長期使用的話會搖晃,會不夠穩固。」所以Kapok原廠所提供的工作檯整個焊死了,就穩定性來說大大的提升。

為了因應將來可能的維修需求,工作檯面有預留維修孔,如果將來烘豆機需要維修時,不需要把整個機器翻來翻去。因為每個使用者工作的地面不一定會是平坦的,所以工作檯底部的輪腳能個別調整高度,來調整工作檯的水平。

該為使用者考慮的,Kapok連你還沒想到的都先幫你想好了。

林老闆也說了,如果有認識的鐵工廠,他可以把規格尺寸給我,讓我找自己認識的人來製作,但後來我想了一下,一件事情不要分兩個工來做,全都找原廠是最簡單的。





P6120054

Kapok系列的烘豆機,外型的美觀是最基本的要求。

直覺式設計的操作面版,讓你可以很直觀的操作機身上的每項設定,火力與風力的設定全都在烘豆師的掌握當中。講到精準度和耐用性,Kapok隱隱約約流露出日耳曼血統的那種龜毛務實個性。

當我們在討論烘豆機的穩定度時,說穿了就只是在討論各項參數的重現性,如果零件所提供的穩定度和精準度不時,在每次烘焙時你設定參數都會有細微的差異,反應到你的烘烘過程中當,會造成你在烘豆的時候,自以為設定的每個條件都有達成,但實際上烘豆的環境卻不是你所預設的。

這些細微的差異不一定都會直接反應在你的烘焙成果上(或者說不一定會馬上影響你的烘豆),但經年累月後,這些細微誤差的累積會讓你犯下錯誤而不自知,我覺得這才是最可怕的一件事。







P6120063

如果你們再細看一下電線的規格和收線的方式,就會知道Kapok的烘豆機之所以賣得比別人貴,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連這樣的細節都很講究。






Kapok 500機身的側面沒有任何開孔,所有的空氣流動都被確實的管控,一定先經過火排的加熱才會跑到烘焙室裡,確保在烘焙的過程中不會有冷空氣混入,造成烘焙室裡的溫度不如預期。

溫度的警示裝置由PID進行精準的控溫,比方說你把溫度上限設定在200℃,當爐溫到達指定溫度的時候,燃燒室會停止加熱,等到溫度回到190℃的時候才會重新再開始加熱開空氣。這好處是,當你在暖機的時候,人可以在旁邊準備其他工作,不需要死守在機器旁邊照顧。

也就是說,在烘焙的過程中,你可以直接把溫度上限好,防止一個不小心豆溫過高發生意外。







P6120060

原廠建議的烘豆量最少為150克,最大為550克,烘好的熟豆量介於100克與1磅之間,這個量很適合玩家跨入自家烘焙業的轉銜使用,也同樣適合店家進行樣品烘焙使用。

取樣杓的木柄可以自行訂製(咦!重點畫錯了),就造型上來說,我比較喜歡Kapok 1.0的造型。最低取樣量為150克,也就是這部烘豆機原廠建議的最低烘焙量,其實再少也取得到,但不一定取得好。

烘豆時的問聞望切,都在這裡進行了。







P6120003

P6120004

自從看完了「潛水鐘與蝴蝶」這本書之後,看到這種圓圓的觀察口,我總是會覺得這是潛水艇的窗戶。除了可以從取樣杓那裡直接取樣以外,也可以從這裡確認烘焙室裡的咖啡生豆烘焙程度。

另一個則是確認燃燒室中的火排是不是每個都有確實點上火。





P6120057

雖然冷卻裝置看起來很陽春,不過機身上再也找不到地方同時安裝抽風設備與攪拌槳馬達,雖然有點遺憾,不過也只能接受,由其在得知國外同等級的烘豆機,也常常把攪拌槳取消之後,其實也不是那麼在意了。

Kapok 500冷卻效率還算不錯,下豆之後三分鐘之內就可以讓豆子回到室溫。其實下豆之後你放著不管也沒關係,但為了找點事情來做,原廠附送了攪拌棒讓你可以不時的翻攪剛烘好的熟豆,也許可以縮短一些冷卻時間,然後也順便營造出你好像很專業的假相 XD

專業的烘豆師對著剛烘好的作品,臉上露出一抹滿意的微笑,人家看到,專業度就先幫你加到滿分了。







P6120064

這個變頻開關可以改變馬達轉速又可以維持可使用的年限,對於玩家來說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功能,但這個零件目前我們的技術這做不到,Kapok不得不從日本進口。

以目前的使用來說,我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來習慣原廠設定,在我能確實掌握各項參數調整所造成的風味變化之前,轉速這個設定可能不會輕易的做更動。但我知道總有一天會用得上這個,所以還是先裝上,省得將來改機南來北往的麻煩。








P6120055

壓差計也是我額外加裝的零件,至於裝在烘豆機上的功能邵老師那裡已經做了詳細的論述,我自認這種完全沒辦法和他相比,你們直接去看他的文章就好。只是本來我聽老師建議,連入風溫度計都要加裝的,在邵老師的想法裡,入風和排氣的溫差就是瓦斯加熱效率的檢視。





P6120006

Kapok 500採用線性風門,精準度相較於機械式風門來說提升太多。

當風力設定在3以上就等於大風門,剩下的就看使用者的烘豆量去進行微調,你可以不動,全程以固定風門進行烘焙,也可以一直做動作,看你的想法想如何表現。







P6120071

新版Kapok 500最大的進化就是加裝了藍芽傳輸的功能。

現在的科技很進步,只要是能用電子儀器幫你測量到的數據,幾乎都可以透過藍芽或其他傳輸裝置,把數據同步傳輸到電腦裡頭。配合Artisan這個軟體,你可以即時記錄烘焙室裡的各項參數,至於之後要單純的做為烘焙記錄,或者是拿來做為後續調整的依據,至少都有跡可循。

不過關於這一點,我請益過的前輩裡有支持也有反對的,支持者的論述當然是目前的精品咖啡的主流,他們認為應該要把烘焙的過程以數據化,以科學化的論證方式來討論烘豆才有意義。反對者則是認為,咖啡烘焙應該以生豆各個階段的種種變化為依歸,只看數字其實不能代表什麼,最後你的烘焙仍然要微調,那又何必死抱著曲線不放?

這種層次的論戰小的我無法參與,畢竟烘豆的經驗是有那麼幾年,但在那些大大的眼裡,只怕連新手都稱不上,對我來說這兩種說法只能都試看看,看結果再說。



P6120056

P6120068

P6120074

總而言之,我的烘豆從今天開始,算是進入了另一個全新的階段。

之前跑店家、自己喝和自己烘這麼久,或多或少都會累積出一些關於咖啡烘焙的想像待印證,因為自己知道在器材上的限制在哪裡,「可能」和「猜想」可以藉由怎麼樣的設定與調整去改善,但無奈手頭上簡單的工具就是做不好。在換了Kapok 500之後,我可以澄清一些證據不是那麼充份的憶測,剩下的全都是我個人技術和觀念的問題。

我也清楚的知道,像這樣的印證過程,往往都是看不到盡頭的,就看這部Kapok 500可以陪著我走到哪一步了。






P6120058

其實你們也知道,就心態上來說,我是抱著定見下到高雄去的,除非在現場試機有遇到什麼太大的問題,否則理論上入手Kapok 500已經早就定案了。

文章的最後,我要分享一下到Kapok那裡試機過程中,讓我最震撼的一句話,當天試烘的最後,我向林老闆這樣說:「其實我早在去過德佈時就決定要買Kapok 500了啦,如果不是你們要我下高雄試機,我早就直接在網路上下訂了。」

沒想到林老闆淡淡的說:

「我們不做那種生意的……」
「我們不做那種生意的……」
「我們不做那種生意的……」

我真的被這句話Shock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