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9日 星期六

【評測】RoastRite RA-710BF.專業咖啡烘焙度檢測儀大腳套件組

無標題

要讓你的烘焙邁向科學化的一個重要關鍵,除了把你自己的烘焙曲線做成記錄以外,我認為另一個重要的設備,就是這個烘焙度檢測儀。當然會有人提出質疑:「不是到後來都是要用杯測來檢視的嗎?那麼為什麼還要再過這關呢?」

首先,我認為人的味覺是會被影響的,可能是杯測當天的天候,在低氣溫的時候人對於香氣的表現會受影響。也可能是杯測前你吃到了什麼,不用太多,一份義大利麵就可以讓你三、四個小時以內喝不準。也可能是你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了變化,感冒快來了或昨天拉肚子。也可能是第一杯就中了嚴重的瑕疵,那麼整場杯測會你也別想喝出什麼,因為滿滿的都是瑕疵味。

以目前的科學技術來說,我們仍然無法找齊咖啡裡的化學物質種類,那麼,再更進一步的去發掘化學學質對於風味的影響,我們還有很多努力空間。到頭來,還是只能用人的實際感受來區辨的一杯咖啡裡的種種風味。但人不一定完全可靠,光用人力來進行咖啡的QC會有風險,我們才會需要其他可以當做佐證的客觀事實來進行介斷,我認為足以做為另一個客觀佐證的證據,就是咖啡在烘焙以後的顏色變化。

為什麼是顏色呢?因為聲音這個感官在咖啡的世界裡派不上用場,味覺和嗅覺已經在杯測的系統裡了,扣除上述那些感官以外,你還有什麼感官能力還沒派上用場,不就剩視覺了嗎?

我們目前已知的是,綠色的咖啡生豆在經過烘焙加熱後,顏色會逐漸轉白,超過一定溫度後由白轉黃,由黃轉褐,隨著烘焙的時間愈久顏色變得愈來愈深,到最後變成如焦炭般的顏色。可是一樣的豆子,不一樣的角度時不同的光源,就會變成不一樣的的顏色,看看相機的色偏,肉眼也不太可靠啊!沒關係,時代在進步,科學家們開始用不可見光來測量咖啡豆的顏色變化。

最原始的AGTRON大小和486主機差不多,一台要價1萬美金以上,雖然可以利用紅外線來量測咖啡豆的顏色,但在實際使用上有著一個又一個的小麻煩,比如使用前要暖機、明明同樣個樣品放在那沒有動,但第一次和第二次測得的數值卻不一樣,以那個體積來說,要搬動當然也是非常不便的。這次我找來試的RoastRite,就是奠基在與AGTRON相同的架構上,針對使用上的種種問題所提出的Solution。

一開始就落落長講了這麼一大堆,希望你們還沒覺得累,這篇文章的圖多文長,光看前文就覺得累的話,要不要先去沖杯咖啡?

沖好了嗎?來吧!






無標題

照片中是我打開大腳套件組之後看到的,主要是加大版的大腳套件以及Tiffany藍的檢測儀本身。機器功能如何,等一下再來玩看看,我們先從其他小配件開始說起,魔鬼藏在細節裡,先看小配件,你就會知道他們對於細節有多講究。


無標題

這是電源供應相關配件,有美規、歐規的插頭各一,變壓器是可以換插頭的構造,讓你全世界跑透透都不需要另外再添購插頭。可以在100~240V之間使用,經過變壓器之後出來的電壓是5V,公接頭是USB的形式,聰明的你,看到這裡應該就知道他們的算盤打的是什麼主意了。



無標題

是的,其實你在使用的時候跟本不需要帶著這些插頭到處跑,只要用你的手機變壓插頭就能無縫接軌,再不然,直接插上手機的行動電源也是可以直接適用。

USB線的接頭是一對二的型式,讓你可以同時供電給大腳套件組與檢測儀,電源線上附有一個紮線環,在你只要使用一對一的電源時,這個紮線環能幫助你管好電源線的另一個頭。




無標題

這張照片我故意不把商標拍完整,原廠建議使用這牌的電池,經他們自己測試的結果,覺得這牌的最好用。使用上來說,原廠不建議USB一對二的供電模式同時供電給大腳底座和檢測儀,因為檢測儀本身就有電池可以用。據他們的計算,如果以每天量測100次的操作頻率,兩顆全新的三號電池可以保用3個月,過了三個月就是電池本身壽命的問題。

我們用國小數學老師教我們的方式來算一下,天天測100次,連續量測3個月,每個月抓平均值30天,我們便可得到一個算式:30×3×100,等於9000次的量測次數。以一般的自家烘焙咖啡館的烘豆鍋數來看,一整年烘下來,都不知道烘不烘得了這麼多鍋。






無標題

接著我們就要來看檢測儀本身囉!

照片中是含底座的高度,RoastRite檢測儀大小差不多是一個成年男子立拳的體積。






無標題

轉過來看一下機身,電源開關的位置在這,使用前記得把開關打開。

開關直接做在電池蓋上,如果電池的電量耗盡,可以直接從這裡更換。


無標題

背後可以看到的是一接二電源線的母接頭。

無標題

檢測儀的使用方式很簡單,把要測量的咖啡豆(粉)放到粉槽裡,用工具把表面儘可能整成平坦,扣上檢測儀,按下有放大鏡的那個按鈕,測得的數會顯示在上方的螢幕上,測量的時間大約三秒,馬上就能得知樣品的AGTRON數值是多少。

有個要注意的小地方是,基於省電的需求,這部檢測儀有內建省電模式,只要經過一段時間沒有再次啟動測量功能,機器就會進入休眠模式。重新啟動的方式很簡單,只要再按下一次測量按鈕,機器就會再次被喚醒,此時螢幕上顯示的是「上次測量的數值」,要再按一次測量鍵,機器才會重新開始測量。也就是說,喚醒休眠的機器要按兩次,才會開始進行測量,否則螢幕上的數值會是上次測量的數值。





無標題

原廠附送的校色片,好像有人反應校色片不好用。

關於這點,原廠方面給的回應很霸氣:「機器的測量多半沒有問題,而是校色片本身材質容易被刮傷或留下指紋上的油印,造成在校正的時候測得的數值不準。」之後新推出的機型好像就沒有校色片了,這個校色片好像會造成無端的煩惱。




無標題

所次測量所需要的豆量,以平均值來說,樣本份量大約需要12~17克左右,大腳套件組大約需要50~70克左右,以咖啡豆的焙度不同而增減。測量原豆時,在整平之後重量還會再少一些,測量的樣本是咖啡粉時,每次需要消耗的粉量差不多就是這些。






無標題

大腳套件組。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USB的母接頭,在使用時只要把電源線插在那裡即可。

檢測儀與大腳套件組之間沒有任何電子接點,所以只能分開供電。就我自己使用數位相機的經驗,外露的電子接點其實不太好用,常常會因為汙垢、灰塵等原因造成接觸不良,如果要傳輸的只有電力的話,那麼像這種分別供電的設計反而簡單實用。

大腳套件的大粉槽和AGTRON機器的大小尺寸都相同,是可以共用的,基於取樣相同的基礎上,所得的到數值可信度就會較高。

一般來說,一個套件組就只有附送一個粉糟,但我這裡私底下給一些小建議,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有烘到二爆密集的咖啡豆待測的話,也許另外再買一對大小粉槽專門來測深焙豆,會比較好。

畢竟大家都知道,熟豆是很容易被汙染的。




無標題

無標題

裝好檢測儀後,前方的指示燈會亮起,如果沒有亮的話,一個可能是開關壞了,另一個可能是檢測儀沒有放好。






無標題

使用方式也簡單,整好咖啡豆或粉以後,像這樣整個抓起來,平平的放上去就好。


無標題

無標題

原本舊版的粉槽直徑比較小,造成致命性的問題:測量豆子的時候測不準。我知道,如果你早早就買這台機器的話,原廠那裡會告訴你:測不準不一定是機器的問題,通常填平的過程不確實才是造成測不準的主因。

對啦,填平不夠確實當然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舊版的下座太小,採樣的範圍不夠大,其實才是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在吸收了眾人的使用心得後,RoastRite進行了一個重要的改變,推出這個大腳套件組,採樣的範圍太小嗎?那麼我們就用AGTRON機器同樣的採樣範圍來進行測量。

我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比較,同一鍋豆子(哥斯大黎加里斯瓦人處理廠黑蜜處理,中焙,209℃下豆)分別採用了原本的小底座和新推出的大腳套件來測量,分別得到了以下結果:

無標題

從照片上看到,原本的小底座測得的數值是64,而大腳套件測得的數值是66,雖然有差,但其實很接近。


無標題

從深焙豆(哥倫比亞薇拉,228℃下豆)來看,小粉槽所得數值為35,大腳套件數值為38。

至於兩者之間所測得數據上的差異,到底要相信哪個呢?

繼續看下去就知道。








無標題

從實測的結果發現,雖然在原豆的部分測得的數值會有所不同,但磨成粉之後測到的數值就一模一樣了。因此,我們在使用上大致上可以這樣操作:「當你要量原豆的時候,用大腳套件組,當你要量粉的時候,用原本的小底座就好

這應該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共同心得了啦,畢竟測量原豆的時候,大腳套件的穩定度和精準度比較高,測完之後倒回去還可以繼續使用。一般來說,磨成粉測AGTRON以後,也會把那些咖啡粉用在接下來的杯測上,多少省一些咖啡粉的損耗。

說到咖啡的損耗,大腳套件組進行測量時需要的粉量大約是50~70克,而原廠的小底座只需要12~20克左右的粉量即可,省下的粉量等於可以讓你再多出兩杯咖啡,也算不無小補。其實這也是RoastRite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幫你用更少的粉量,卻能把事情做到一樣好,甚至更好。






無標題

大腳套件可以轉動測量角度,我用了幾個不同的角度來進行測試,除了左邊第一張故意放不穩,因為測不到數值顯示L以外,同一個樣本,轉動底座再進行量測的結果,所得的數值差不多都穩定的在66~65之間,測試的影片如下。




無標題

無標題

正經的東西我們玩過了,接下來玩一下比較不正經的。

一樣都是剛剛那把哥斯大黎加咖啡豆,我在測量的時候用手指頭在已經填平的咖啡豆中間挖一個洞,看看數值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可以看到的是,小底座的數值從64跑到61,而大腳套件組的誤差也是接近,從65跑到66,這就告訴你在填平咖啡豆的時候,你的填平技巧有多重要了。從這裡也可以得知,當採樣的範圍比較大的時候,對於「填平是否確實」的容錯度會比較高。

那麼如果在下座不轉的情況下,所測得的數值呢?基本上是一樣的,放在那裡不動,連測十次的數值「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

眼尖的朋友對於「基本上」這樣的說法都會有一定的敏感度,這三個字代表著可能會有變數產生。雖然是大腳套件組,量測的精準度有明顯的提升,但還是可能會有誤差發生,如果原本的小粉槽誤差發生率約十分之一的話,那麼大腳套件組誤差發生的機會大約是百分之一左右。

原廠不敢保證絕對沒問題,但已經儘可能把誤差發生的機會降到最低。



無標題

另一個不正經的測試,我們用的是還是哥斯大黎加這把豆子。

在正常填平的豆量下,測得的數值是64,在豆量太少的情況下,所測得的數值卻是42,那麼如果多到滿出來呢?測得的數值是83。

基本上這個小測試告訴我們,如果豆量太多或太少,那麼測出來的數值都會有問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所以啊,原廠那裡給的建議,先讓咖啡豆(或咖啡粉)裝到尖尖滿滿的,接著再用附送塑膠片或鋁合金長尺把表面刮平。如果以咖啡粉為例的話,大致上可以小的粉槽想像成義式咖啡機的濾杯,先用小的塑膠片以間隔約2mm距離,像火雞姐在剁牛肉那樣,從粉槽的一端切過圓心到另一頭,正常情況下,咖啡粉槽的孔隙在這個時候會被填平,粉槽上面待測的咖啡粉才會有足夠的支撐。如果你覺得這個手續太麻煩,想省一點時間的話,直接垂直的放下粉槽,讓內部的孔隙被咖啡粉自身的重量填滿也行。

接著再用手掌和手指沿著粉槽邊緣把卡在濾杯邊緣的咖啡粉往裡面推,那個手勢和要訣,和你佈粉和整粉前的預備動作一模一樣。最後,再重新拿出那塊塑膠片,想像它是整粉器那樣,確實的靠在粉槽上,轉動粉槽。這個動作是為了要讓粉槽裡的咖啡粉可以確實鋪平。

詳細的操作方式,RoastRite的說明書上有QRcode,你們只要掃瞄以後就可以知道怎麼操作。




無標題

最後一個測量的是淺焙的水洗布穀阿貝,一爆開始199℃下豆。

原豆72,手沖刻度95,義式刻度121。

乍看之下很可怕,怎麼內外差異差成這樣,但你們聽我說下去,就知道箇中緣由。

原豆在測量之前,我把咖啡豆一顆顆的挑出來,仔細去掉留在豆表的銀皮,測得的數值比想像中的略高一些。在磨手沖刻度的時候多加了一點豆子進去,但因為偷懶的緣故沒有去銀皮,所以測得的數值滿漂亮的。最後那個121怎麼來的,你們就應該知道了,我放了一把完全沒有特別去銀皮的水洗淺焙豆做極細研磨,因為咖啡粉裡的白點太多了,測出來的數值就變成這個不正常的數值。

所以啊,如果你覺得自己烘的咖啡豆跑出來的數值不太好看,那麼,加點白粉進去,只要你的粉夠純,跑出來的數值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雖然這樣自欺欺人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理論上磨的粉愈細,量出來的數字會愈淺,那至於粉要磨多細?基本上用同一台磨豆機以相同的刻度來磨就好,只要比較的基準是固定的,測量出來的數值就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不見得每一把都要像這樣測不同的刻度。




無標題


我把使用心得做個簡單的小結論:

  1. 原豆用大盤,粉用小盤。
  2. 有沒有確實填平很重要,太多太少都不好。
  3. 磨豆機的刻度固定一個即可。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會需要這樣的QC工具呢?

  1. 想建立自己的烘焙系統化的玩家或微型店家,請自行斟酌自己的荷包厚度。
  2. 有在出豆給店家的中小型批發業者,為求品質穩定,建議使用。
  3. 大量供貨的大型烘焙廠或以咖啡烘焙教學為業者,應該要當成必備工具。
我自己試玩後是覺得心癢癢的啦,你們看完以後覺得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