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手沖裡的無關緊要vs非常重要,流速vs流量

無標題


結論先說,沖煮過程中,討論濾杯的流速不重要

時下有個說法是:「這個濾杯流速比較快,所以沖出來的咖啡味道比較偏香氣,那個濾杯流速比較慢,所以沖出來的咖啡味道比較偏口感。」這樣的說裡好像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我會說,這樣有點似是而非,是有有點奇怪的說法。

流速的概念是什麼?大概每個國中生都可以告訴你:「單位時間裡,流體流動的距離,就是流體的速率。」那麼,在一杯咖啡的沖煮中,你要怎麼去測量流速?我們腦海中想到的,找出幾個濾杯,放上濾紙,注入固定的水去測量哪杯流完的速度比較快,比較快流完的那杯就是流速比較快的。是的,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濾杯流速的快慢都是這樣測量出來的。



但這樣的做法,測量出來的結果只能告訴你,某個濾杯的流量比較大,不是流速比較快。

同樣的概念我們換個場景,有40個人要從台北到高雄,公車一趟四小時就載完了,但藍保堅尼一次最多載四個人,來回往返了十次共20趟才載完,花了快一天的時間。我們應該不會說,藍保堅尼的速度比公車慢吧?要想通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要先釐清的,到底是速度的問題還是量的問題。

說完了,這就是結論,簡單的來說,是我們把流量說成了流速,如果用排水比較快的概念下去想也可以,但絕對不是流速的概念。流速快,不一定流量大,流速慢,不一定流量小,因為單位時間裡通過的表面不一定一樣大,流速和流量所指的分別是兩個不同的單位和想法,不該混為一談。

當我們要討論的東西是「流速」的時候,我們計算的會是單位時間裡流體移動的距離是多少,大致上就是水從濾杯頂部移動到底下濾杯的時間;當我們討論「流量」的時候,計算的就是單時間裡從濾杯流過的流體體積。

放在手沖裡,液體的位移當然會有,但我們更在意的是液體通過濾杯的時間,有時間差,我們在進行手沖的時候,才知道要操作什麼。這樣,你知道「濾杯的流速」這樣的說法,問題出在哪裡了嗎?





無標題

濾杯的結構確實會影響排水的速度。


單從濾杯結構來看,會影響排水效率的至少會有:上下端開口和的大小不同、濾杯杯壁傾斜的角度不同、濾杯的高度不同、內側有沒有肋骨、內部肋骨粗細與長度不同、肋骨的傾斜角度和方向不同。

但能影響濾杯排水效率的不僅止是物理結構上的差異,還要再加上其他可能的因素:濾紙和濾杯的貼合程度、濾杯裡咖啡粉的粒徑比、細粉堵塞的情形、濾紙材質、咖啡粉的烘焙度、咖啡粉吸水的效率、咖啡豆烘焙完成的日期、單品豆與配方豆、單位時間裡給水的量,濾杯裡的水位高低,也都會影響濾杯的排水。

那就不單只是結構上的問題了對吧!

再加上沖煮過程中許許多多不同的作用力,如:地心引力、地球自轉偏向力、液體內部的流動、壓力和內聚力、液體和固體之間的附著力等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其實也都會影響濾杯排水的效果(開始瞎扯了)。




無標題

「流速」為何不重要


每種濾杯排水的效率不同,我們在沖煮的時候便可以利用這樣的差異去「設計」我們想要的風味表現。剛開始我們要去認識或適應這樣的差別,但隨著我們的沖煮經驗慢慢的增加,便要開始學著去利用這些條件,更進一步的去設計、去實現我們所想要的風味表現。

有時候是這樣啦,其實你只要知道濾杯所造成的風味差異就好,不見得需要再創造出什麼新的名詞去說明。因為到最後,重要是會是你要怎麼用,而不一定要有能力去剖析。就像你會用電腦,但你不一定會製作主機板或編寫程式語言;就像你講手機,但不一定通曉傅立葉變換(Fourier transform)或製作鋰電池。



再退一萬步來說,我們要認識一個人,至少有12星座和四種血型交互搭配,我們在追人或被追的過程中還多少會考慮一下星座和血型合不合,還要試著出去幾次看看個性合不合。

你們這樣只用一個標準來詮釋濾杯,有考慮過濾杯本人的感受嗎?

但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自己之前有沒有用「流速」來寫濾杯,正常情況下我會避免使用這兩個字,如果有的提到話那一定是在我想說流量,但一時想不到什麼名詞可以取代的誤用,再不然就是尊重廠商的說法,基於言論自由的考量所做的保留。

要我哦,寧可用「過水」這個說法,因為當年我學咖啡的時候,就是用這個啊。


如果你真的要用「流速」來解釋的話


要是我的話,我會用聰明濾杯來進行實驗,做為對照組的浸泡時間設定為一分30秒,做為實驗組的浸泡時間設定為兩分鐘,萃取完成後進行風味的對比,看看兩杯咖啡的差異如何。

把這個實驗的結果再做為對照組,拿兩個「流速」不同的錐型濾杯來進行萃取(e.g. Hario v60 與 KONO 名門),比較「聰明濾杯的風味差異」與「錐型濾杯間的差異」。從這樣的比較中,我們會發現聰明濾杯的風味差異在於「濃度」不同,但不同錐型濾杯的風味差異會是天差地別。

這也是我之所以不支持「濾杯流速」造成風味差異的主要理由,使用不同濾杯所造成的風味差異,背後的原因不單單只是「整體萃取時間長短」不同而已。既然如此,我就不會支持「流速」不同造成風味差異的這個說法,更何況「流速」的概念套用在濾杯上,本來就是奇怪的。

濾杯是用來煮咖啡的工具,什麼時候變成跑流速數據的材料了?


因為「我的設計」,所以這個濾杯沖出來的咖啡,在突顯香氣的同時,也能保留Body的醇厚與After taste的延續性。

這種話自己說的有成就感,客人聽了也爽,這樣不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