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

《數據》Kapok 500入豆溫調整對艾格壯數值(Agtron Number)之影響前篇



延續之前的系列作品中獲得的結果,在這篇繼續與大家分享一些數據。

有了前幾次的試驗,我把Kapok 500的轉速值調整為1200(原廠設定值),總豆量270克,火力值設定在30%的輸出,風門恒定在2,烘焙停止點設定在一爆聲開始後兩分鐘(相關設定背景請看前作,在此不再贄述),在恒定風門與火力值的情況下,每個樣本只調整入豆溫,以Artisan記錄三個樣本的烘焙過程,如同以往那樣先以RoastRite大腳套件組取得艾格壯數值,再以簡易杯測來記錄風味變化。

在烘焙過程中完全不調整風門與火力的設定,只針對入豆溫進行調整,要確認的是入豆溫的調整對於咖啡風味所產生的影響。在之前的實驗中,我們的入豆溫一直維持在180℃,在這次的實驗裡也會繼續延用這個數值為對照,並將以±20℃的溫度,也就是200℃與160℃的入豆溫來進行實驗。

另外,為了減輕讀者們的壓力,這篇我將分成兩篇來完成。



在進行實驗的當天,我家烘豆室裡所測得的溫度為22℃、相對溼度:80%,大氣壓力值為1014hPa,測試的樣本是水洗耶加 雪芙村 G1。

我們直接進入主題囉!

樣本一:  入豆溫160℃

入豆後1分鐘來到回溫點(93.5℃),四分41秒脫水完成(145℃),九分45秒開始一爆(195.5℃),11分48秒時下豆(213.7),咖啡豆的重量由270g下降至228g,失重比約84.4%。

因為採樣秒差的緣故,最後測量的時間多了六秒,但應該對於整體數據的結果沒有太多影響


樣本二: 入豆溫180℃
因為採樣間隔時間差,雖然烘豆機上的數值已經跳到180℃,但Artisan上所採到的數值卻是178℃,所以理論上在烘焙總時間上應該會有3秒的誤差。第二個需要請大家腦補的部分是風門,因為我在Artisan上的操作失誤,啟始風門值跳成55,我在發現後馬上進行修改,但Artisan很誠實的把我的更動同步記錄下來。我能確認機身上的風門一直都留在2的位置,而不是像圖上所記錄的有所調整(如果從55收到20的話,曲線跑出來的樣子會完全不同)。

入豆後一分03秒來到回溫點(99.4℃),入豆後第三分48秒脫水完成,八分36秒開始出現一爆聲,一爆溫度為195.4℃,總烘焙時間為10分36秒(214.1℃),咖啡豆的重量由270g下降至228g,失重比約84.4%。





樣本三:入豆溫200℃

入豆後一分09秒來到回溫點(104.1℃),三分03秒脫水完成,接著在七分57秒開始一爆(194.4℃),下豆溫213.2℃,總烘焙時間為10分鐘,咖啡豆的重量由270g下降至230g,失重比約85.1%。


由Artisan記錄裡所得到的小結論:


無論入豆溫如何,「一爆開始的溫度」與之後的升溫是差不多的,從上面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爆開始的溫度幾乎不約而同的都落在195℃附近,之後的升溫幾乎都是在兩分鐘內由195℃上升至214℃左右(樣本三由194℃至213℃),上升的溫度都是19℃,也就是9.5℃/分。

但入豆溫會影響「回溫點的時間與溫度」、「脫水完成的時間點」、「一爆開始的時間」、「回溫點至一爆開始的升溫」以及「總烘焙時間」。

從回溫點的時間來看:樣本一(一分整)< 樣本二(一分03秒) < 樣本三(一分09秒)
從回溫點的溫度來看:樣本一(93.5℃)< 樣本二(99.4℃)< 樣本三(104.1℃)
從脫水完成的時間點來看:樣本一(四分41秒)> 樣本二(三分48秒)> 樣本三(三分03秒)
從一爆開始的時間點來看:樣本一(九分45秒)> 樣本二(八分36秒)> 樣本三(七分57秒)
從一爆前的升溫來看:樣本一 < 樣本二 < 樣本三
從總烘焙時間來看:樣本一(11分48秒)> 樣本二(10分36秒)> 樣本三(十分)
從失重比來看:樣本一 = 樣本二 < 樣本三

也就是說,較高的入豆溫會有著「較長的回溫時間」、「溫度較高的回溫點」、「較短的一爆開始時間」、「一爆前較快的升溫」與「較短的總烘焙時間」。

較低的入豆溫則是會有「較短的回溫時間」、「溫度較低的回溫點」、「較長的一爆開始時間」、「一爆前較慢的升溫」與「較長的總烘焙時間」。





那麼艾格壯數值怎麼說呢?

在這次的實驗中,我以RoastRite大腳套件組來測量豆色,以原本的小粉槽來測量粉色,所得的結果如下:



樣本一(160℃)的豆色54與粉色70。




樣本二(180℃)的豆色54與粉色72。






樣本三(200℃)的豆色56與粉色75。


也就是說,由艾格壯數值來看,三個樣本的豆色幾乎可以說是一樣的,只是粉色上略有差異,也許下豆溫的調整對於艾格壯數值來說的影響不是那麼顯著。但如果真的要仔細追究的話,在粉色上還是略有差異的(雖然這個程度的差異,就我個人來說不具有太大的意義)。

剛剛沒有特別提到的失重比,也許在這個地方可以拿出來進行對照,樣本一、二的失重比是相同的,相對的兩個樣本的艾格壯數值是接近的,相較之下豆粉數值差異較大的樣本三,失重比相對來說是較少的。從這個結果來看,大致上我會推定樣本三因為烘焙的時間較短,也許「豆芯的發展」或「水份脫除的情況」較其他兩個樣本的差異更明顯。

也就是說,也許樣本一和樣本二的杯測結果會接近,而樣本三在風味上,可能會有著與其他兩個樣本更顯著的差異。






那麼實際杯測的結果如何呢?


三個樣本的乾香氣、溼香氣與啜吸的口感都差不多,但還是有一些可以分出端倪的地方。


  • 樣本一(160℃)在高溫時比較喝不到明確的風味特色,整體來說偏向平淡,但Body的部分比較厚實一些,也許等到發展完成後可以期待一下甜味的延續感。放到室溫之後再進行測試,果酸的質地不錯,在果酸之後接著的是白花香,但茶葉感不是那麼明顯,我個人還是會期待可能長出來的甜味。
  • 樣本二(180℃)在高溫的時候有些微的果酸,整體來說平衡感還不錯,有酸有甜,從之前的文章一路看下來,這樣的手法其實比較接近我個人的喜好。溫度回到室溫之後,酸質比樣本一更明確一些(較樣本三柔和許多),入口時的果酸結果之後,接繼而來的是圓潤的黃色水果甜感(柳丁),有一點Juicy的感覺。
  • 樣本三(200℃)在高溫時就可以喝到明亮的果酸,同時也有著三個樣本中最豐富的Body與油脂感(就油脂感來說,樣本一與樣本二是差不多的),在高溫狀態時,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這個樣本。但在回到低溫以後,果酸的味道是三個樣本中最強烈的,果酸隱沒後接著的是黃色水果的甜味,但比較像是芒果(比較像果乾),尾段隱隱約約有個卡在喉頭的澀感,像茶葉那樣。
如果是三角杯測的話,樣本三絕對會是被挑出來的的那個。

剛烘好的小結論:


目前所得到結論與事先推估的情況相符,在假設生豆的溫度等於環境溫度的前題下,200℃、180℃與160℃的環境溫要與生豆達成熱平衡,所需要的時間會隨著溫度的差異而增加,一旦生豆與環境達成熱平衡之後,原本環境中所累積的熱能推升生豆繼續升溫的速度,會隨著入豆時環境的溫度增加而增加(一爆前的升溫較快、總烘焙時間較短)。

生豆開始一爆的溫度是相同的,但是經過的時間長短不同,隨著總烘焙時間的差異,直接的影響風味與顏色的發展。而發展時間的差異在風味上的影響,以之前的實驗所得的結論來看,大致上還是會以「時間短的香氣會比較明顯但尾韻略顯不足,時間長的香氣較不明顯但尾韻將較飽滿」的方向去進行假設,截至目前為止,曲線的發展與風味的設定,都和我開始實驗前設定的劇本相同。

那,我們再等一陣子看看會有什麼變化吧,等待的過程中,我也會不定時的用手沖來進行風味確認。



《未完待續……》


追伸


《數據》Kapok 500 鍋爐速調整對艾格壯數值(Argtron Number)之影響

1 則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