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 開箱 】Voigtländer Nokton 10.5mm F0.95 For MFT

無標題

從我入手Olympus E-500之後,卡在自己的懶病,所以一直沒有很積極的想多入手一些鏡頭來認真玩攝影。因此長久以來陪著我的焦段就只有14-42和40-150這兩顆變焦鏡,後來又因為拍咖啡豆的需求,另外去找了35微來拍微距。

但自從我在日本入手Olympus EM-1之後,便開始有了想找齊各個焦段鏡頭的念頭,簡單的來說,似乎離落坑又進了一步就是(笑)。盤點了一下自己的鏡頭群之後,目前40-150的鏡頭在加了轉接環之後還可以服役,同樣的35微也勝任愉快,跟著EM-1一起入手的12-40 PRO也是我現在的主力,算一算就只差顆廣角鏡了。


我找了一下網路上m43系統的廣角鏡相關文章之後,大致上已經把目標鎖定在兩顆鏡頭身上,分別是:

Olympus M.Zukio 7-14mm F2.8 PRO
Voigtländer Nokton 10.5mm F0.95 For MFT

Olympus的那顆鏡頭完全可以符合我的需求,從網路上其他人的實拍分享中也已經把我毒得沒有什麼抵抗力了。對我來說,唯一一個,也是最的大猶豫在於這顆鏡頭沒有辦法上CPL,因為鏡頭本身沒有螺紋,所以如果要有偏光效果的話還要外再有個額外裝備和手續,再加上我不想把攝影搞得那麼辛苦,也是這顆鏡頭之所以落選的原因(由其自己技術也沒那麼好,搞半天拍出不怎麼樣的東西會讓丟臉 XD)。

後來我找上了Voigtländer針對M43相機所推出的廣角鏡,雖然10.5mm在焦段上確實比不上7-14mm的廣角與靈活,但另一方面f0.95的光圈大上好幾級又可以加掛其他濾鏡,在便利性上幾乎樂勝,雖然純手動對焦確實麻煩了點,可是EM-1的放大功能可以完全的對應。而且手動對焦的這段時間,也許可以讓自己的構圖再多花點心思,不要每次都在盲拍 XD

台灣這裡所能找得到的售價上來看兩者對我來說都是差不多的,而且我在買下了Voigtländer 10.5mm之後,還是有餘裕再幫它找片好一點的CPL。






無標題

在開箱之前,照慣例要介紹一下這家公司的歷史,這段長達200多年的故事,說起來真的要費點時間。

Voigtländer這家公司從光學起家,西元1756年在奧地利的維也納成立,我們在電影裡頭常常看到歐洲貴族上歌劇院時用來欣賞表演的小望遠鏡,就是當時他們的主要產品,也獨佔了當時整個歌劇院望遠鏡市場。

在光學的領域裡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之後,Voigtländer開始投入相機生產製造,諸如:Petzval photographic lens和第一部全金屬打造而成的Daguerrotype camera都是出自他們的手中。隨著市場的成長,Voigtländer把根據地從維也納移到了德國的Braunschweig,搬到德國之後的Voigtländer又推出了Collinear和Heliar,在那個時代裡都是赫赫有名的傑作。

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內部面臨著通貨澎脹的危機,也逼得Voigtländer不得不接受外援,在1925年得到了來自化工廠Schering的奧援,也加入了Schering的體系當中。在這段時間裡,Voigtländer除了製作自己原本擅長的精密工業之外,也在整併生產線之後,開始製作屬於自己的相機,Voigtlander著名的蛇腹式相機BESSA和TESSA鏡頭,就在這段時間裡為Voigtländer奠定了在攝影界裡難以動搖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Voigtländer發表了一系列的產品如:Vitrona、Bessamatic和Ultramatic,對於攝影界來說都有劃時代的影響力。

只是在二次戰德國的經濟低迷了一段時間,Schering也不得不把賣給Zeiss Ikon集團,同時Zeiss Ikon能夠以更堅強的陣容來抵抗戰後崛起的日本相機廠商,但這股來自東方的神祕力量卻逼得Zeiss Ikon不得不再把福倫達的商標和生產脫手給Rollei,1981年之後由RINGFOTO取得了Voigtländer商標使用權,並且在西元1999年時把福倫達的鏡頭授權給日本的Cosina來製作。

現在我入手的這顆鏡頭,就是由日本的Cosina製作的。





無標題

我從網拍上入手這顆鏡頭,不知道是為什麼,在結標當天晚上店家就已經寄出,隔天上班的時候就已經拿到手中,店家處理的速度如此之快,我幾乎是抱著誠惶誠恐的心情在捷運上捧著它回家的。





無標題

產品使用說明書,這個等等開完箱之後要好好讀一下。





無標題

打開包裝盒之後再去掉保麗龍,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次的主角Voigtländer Nokton 10.5mm f0.95,還有旁邊的遮光罩。





無標題

來看看這顆迷人的鏡頭吧!

沉甸甸的全金屬鏡身,拿起來的手感就是不一樣。淨重583g,光是鏡頭本身就比我的EM-1的機身還要更重,也比原先我預計要入手的Olympus 7-14mm還要更有份量一些。




無標題

72mm的口徑,如果要幫它找個適合的CPL的話,可能還要額外多出走幾位小朋友。






無標題

最大光圈可以開到0.95,是一個說出來會有點嚇人的數字,不過網路上其他人的說法都是光圈全開時成像有待加強,要把光圈收到2.0以下成像的品質才會比較好。光圈只能從鏡身上變更也因此,機身在掛上這顆鏡頭之後,只能使用M模式或光圈先決模式來拍照。

可以選擇無段調整或有段調整,切換方式只要把黃色標記和白色標記的位置轉過來互換就好。我個人比較好有段調整的方式,因為會有輕微的金屬碰撞聲的卡達卡達做回饋,在操作的時候可以小小的滿足一下虛榮心。





無標題

定焦10.5mm,換算成35mm的話等效焦段21mm,最短對焦距離是17公分,最遠可以無限遠。在M43系統裡又是廣角鏡,我覺得討論景深多淺好像也沒有很重要,不過這也要到日後實拍裡去印証了,說不定會推翻我現在的想法也不一定。

我個人對於星芒沒有什麼執著啦,萬一不小心拍到的話也不會特別在意,但好像也有很多人是因為Voigtländer的星芒能力才決定入手的。



無標題

補個Made in Japan,O家的東西用太久,猛的看到China以外的國名總會有點震驚。







無標題

遮光罩是花型的,材質我猜是鋁合金,和之前我的O家鏡不太一樣,遮光罩要轉螺絲來鎖上去,和一般比較常見的轉上去不太一樣,在收納的時候只能另外找地方放,不太能像其他鏡頭那樣反過來裝。但是全金屬的遮光罩對我來說還是第一顆,而且造型真的也蠻美的。

一般的鏡頭遮光罩的位置是固定的,你不太能調整遮光罩的角度,但這顆Voigtländer的遮光罩角度可以自由調整,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巧思我就不知道了。







無標題

裝上遮光罩之後,活生生的就是一朵黑色木棉花啊!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裝上我的EM-1再加上電池手把之後,總重量逼近1.4kg,在M43界應該算是橫綱級的了(廢話,誰叫你要全副武裝的)。





無標題

無標題




目前我所使用的心得是:

1、這顆鏡頭的成像和O家的鏡頭好像有點不太一樣,白白的、冷冷的。
2、無論是10.5定焦還有手動對焦這兩點還是有點不太習慣,要再多練練。
3、畫面的質感真的很棒。

剩下的應該就只是帶出門去拍照,就請容許我之後再慢慢新增到這篇文章裡吧!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為不想被廣告留言打擾,所以這裡的回應一律會在我看過之後才發佈。

造成不便,請見諒。